农村过元宵是什么场景,元宵节北方风俗有哪些?( 五 )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
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 , 并是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 , 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 , 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 。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 , 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并不见的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 。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 。
习俗一
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国家都把元旦定为法定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 。新中国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
习俗二
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 , 以前就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 , 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什么的了 。近年更是有旅游、聚会等节目,反正元旦这天并没有太多的传统 , 在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发挥了 。甚至,元旦这天对年轻一代来说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 。
习俗三
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间了,尤其是在农村 。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聚一餐 。
元旦节的习俗有:吃饺子,吃年糕,赏花灯和祭祖 , 还有就是放鞭炮,当然现在很多地区为了保护环境已经明文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 重点是团圆,元旦节的习俗还有南北的划分,北方人流行吃饺子,南方人流行吃年糕,每到元旦佳节,北方人都会吃饺子 , 元旦节吃饺子的习俗,兴盛于明清时期,《曲沃县志》记载:“二日制扁食包金,邀婿争福,元旦节吃饺子的花样多种多样,饺子的馅料有猪肉馅、鱼肉馅、三鲜馅、韭菜馅、牛肉馅、羊肉馅、香菇馅、番茄鸡蛋馅等,还有冠顶饺、蝴蝶饺、金鱼饺、花边饺等多种多样的形态,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南方地区十分盛行 , 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中有记载,“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年糕和年年高谐音,有很好的寓意,也寄托着人们很好的希望 , 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年糕早期用来祭祀神灵及供奉祖先,之后渐渐的发展成家喻户晓的美味 。
元宵: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 , 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放灯、拜帖、猜灯谜、偷菜、舞龙、舞狮子、踩高跷、吃元宵、猜灯谜、赏花灯、划旱船等是我国该节日期间最重要的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