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的吗,元宵节的由来( 六 )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 。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 , 并占众事 。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
10.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 。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 , 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
中国的哪个少数民族是不过元宵节(正月十五)的? 10分 俄罗斯族 。
元宵节又被称为什么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
元宵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 。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
为什么有元宵节?元宵节是什么?为什么叫元宵节?什么叫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 又称础“上元节”,春灯节 , 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 。
为什么叫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

元宵节是中国的吗,元宵节的由来

文章插图
3、元宵节是几月几日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 。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 又称为“上元节” , 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 。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元宵节定为参佛的吉日良辰 。
元宵节的习俗有:
1、张灯结彩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 。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 。苏征安息,蜡出龙川 。斜晖交映,倒影澄鲜 。”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 。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 , 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 , 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 。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
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 , 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 , 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 , 金光璀璨 , 极为壮观 。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 。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 , 情景更加热闹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 , 开封御街上 , 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 , 锦绣交辉 。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 。"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 。"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