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收获范文有没有?( 二 )


实践·探寻南巷
初入小巷,一阵悠扬的二胡声弥散在空气中,也萦绕在脑海中,那一刻足以让人享受心灵的宁静与感动,那正是城市中没有的幽静惬意,那是小巷的声音 。拐角处一家杂货店,木质招牌上方正地挂着“北京故事”,走进店里买下一瓶小巷中炙手可热的北冰洋饮料,一丝冰凉甘甜滑过舌尖,这是小巷的味道 。深入小巷,悦耳的二胡声仿佛越来越近,屋顶瓦片上招呼同伴的鸟的叫声和着这曲调探入耳中,这是小巷独有的悠然闲趣 。院落门前竹椅上静默地看着孩童们嬉戏的带着笑靥的老人,身旁微笑着织围巾的慈爱的母亲,纯真快乐玩耍的孩子们,这是小巷孕育的朴实的人们 。这一切都与书中相仿,却又有些不同,窄窄的小巷承载了太多欢声笑语,让小巷人们乐享人生,这一幕幕,如书中所说,培养了人们与小巷的感情 。
收获·感触良多
日薄西山,光影斑驳,我有了不少收获 。一步步背离小巷,回到属于城市的喧嚣,那悦耳的二胡声消弭于身后的小巷中 。在这里,我寻觅到了书中所写的幽静古朴,探访到了巷中的温馨与安宁,更感受到了小巷中独有的北京气息,这感受是读书无法给予我的收获 。
【评点】
文章将读书、实践、收获分为三个部分来写,层次井然 。第一部分,主要突出了阅读内容所引发的联想;第二部分,是通过听觉、视觉等来再现小巷的真实场景,和第一部分书中的内容遥相呼应;第三部分,则是作者探访小巷的收获,也是其亲身感受,紧紧扣住了文章的主题 。

读书收获范文有没有?


谈起“读书”,没有人会否认它的必要性,因为读书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但这也仅仅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而已 。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典故——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他自幼饱读兵书,讲起军事上的策略,就连他的老父,那个八大名将之一的赵奢,也都不是他的对手,但是赵括的军事实战经验却极其匮乏 。不过赵王很欣赏他对兵法的了解,于是在他的父亲过世后,将兵权交给了赵括,让他带领赵国的大军同另一位秦国的名将白起一战,赵括自以为自己此战必胜,就立下军令状 。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与身经百战的白起相战,注定会失败,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而赵括的家族也差点满门被灭 。
是啊,赵括他自幼读兵书,对于书中的知识他父亲也甘拜下风,但是他上了战场却不堪一击 。可见,读书虽然是必要的,但是实践却是必需的 。
其实,古人一直在提醒我们,实践要远比读书重要 。刘彝,宋朝的水利专家,提出了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张 。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更是为了实践自己从书中学到的知识而跋涉过千山万水,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