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教学计划怎么写?( 二 )


3、当代生活与历史的链接
努力使儿童所遭遇到的现代生活与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相链接 。如在讲到纸张时导入西汉时纸的发明 , 在讲通信时说到古代的驿站 , 注意到会对儿童产生较深、感染的各种无形文化 , 突显出它们的文化意义与内涵 。当然 , 本教材所给予的历史文化知识只能是“点”状的 , 而不是系统的、全面的 。
三、教学目标
1、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 ,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 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 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
(3) 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
2、 行为与习惯目标:
(1) 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 , 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
(2) 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 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 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 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 , 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 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 , 了解家乡环境问题 , 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 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 , 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 , 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 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 , 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 体会电视、网络等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 了解办一张报纸的基本方法 , 学会合作办小报 , 了解通信的发展 , 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 , 学会常用的通信方法
4、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 , 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 。以“伸出援助的手”、“爱心小组”等活动 , 培养学生的爱心 。进行实地调查 , 知道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 , 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生感兴趣地实践活动 , 培养热爱家乡 , 建设家乡之情 。以“我当小采访人员”、“我来当编辑”等活动 , 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