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菊花教学反思( 三 )



看菊花教学反思


自己草草地写好了教案,交给了王老师 。准备要上课了,但是班级由于流感放掉了一个星期 。于是找王老师商量,决定借班上课 。
其实,看着自己写的教案,自我感觉还是不错,但是一旦上课,就发现我这个教案与现实的差距太远了,我的设计太散,只是逐步地去理解课文一些重要的词语,并没有考虑文本的结构和整体性 。王老师问我问题出在哪里?自己还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是我自己没有深入地去研究文本,只是浮于表面 。看来我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深入不够透彻,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去仔细研读 。王老师还指出我在教学课文时,没有说清楚课文的主人公是“我” 。这是一个第一人称,在教学中虽然不用告诉学生,但是还是要逐渐渗透 。可是我只字未提,这说明我对于教材的研读不够细 。对于课文的插图,我也是没有利用好,特别是第二幅插图,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图,我却没有用到,也没有发现其中的菊花挺拔地姿态,多么形象生动,能使学生更好地对课文语言进行深入地理解 。还有课文的导入,我设计的开头有些复杂和花描,王老师指导说开头只要简介这就可以了,而且王老师还巧妙地把揭题和地一自然段结合在了一起 。当王老师指导完之后,我才有所顿悟,觉得豁然开朗 。
由于这次是去借班上课,我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应该要提前去班级适应情况 。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座排号,王老师说如果我只是在上课前和学生理清座排号,学生的记性可没这么好,肯定有小朋友记不住 。所以,课上,叫到一些小朋友的座排号,要么两个一起站起来,要么愣半天才站起来 。所以,导致我最后课上的任务来不及完成 。
王老师还指出我这堂课时间控制地不好 。说明我的基本功还是不行 。在拼音天天练上,我浪费了很多时间,一般的拼音天天练2-3分钟就可以了,可是我一练就练了十分钟 。时间没有很好地控制好 。我应该只要练与今天教学内容有关的拼音词就可以了 。这样拼音就少了一半 。而且每个班级的拼音天天练不一样,我班级一般拼音读一遍,而王老师的班级拼音天天练的时候不但要拼,还要读两遍,所以这样也浪费了很多时间 。应该一开始就进行要求 。这还是由于我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没有提前去适应其他班级的环境 。
在指导学生朗读上,王老师又教了我一招,在指导学生把“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读好时,王老师让班级中的一、二组读“一朵朵”,一、二、三、四组读“一丛丛”,让全班读“一片片” 。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这三个词语表示的数量的关系是越来越多 。王老师还发明了一种读这三个词语的手势,表示的高度越高,声音越响 。这样的朗读不仅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还教给了他们朗读的方法,真是一举两得 。接着是在“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这一句的教学,我设计的问题太难,所以一时学生都答不上来 。王老师指导说要让学生慢慢地来朗读和理解这句话 。一个词一个词地出示,有利于学生一步一步地理解,而且这句话也是朗读的难点,逐个分解朗读,还可以使朗读由难而易 。王老师总是能想出一些一举两得的好办法来学习课文 。看来王老师的教学功底有多么深厚 。王老师知道我在家里看孩子很累,很体谅我,同时她也教给了我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我可以在照顾孩子的时候,思考教学上的一些内容,就如王老师所说,她烧水的时候想教案,洗衣服的时候也想,烧饭的时候也想,时时刻刻利用一切的空余时间想教案,研究教案,那么我就不会没有时间 。所以有时候事情没做好,就推在没有时间上,其实我们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紧紧抓住时间,只有紧紧抓住时间的人,我们才能成为时间的主人 。就像王老师一样,她就在分分秒秒与时间赛跑 。所以她过得充实,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