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菊花教学反思( 五 )



看菊花教学反思


作为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怎样在阅读起步阶段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呢?关于这个问题,在执教了《看菊花》一课后,我有了一些体会:
一、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语感培养
阅读起步阶段尤其要避免繁琐的分析讲解,或用琐碎的问题一问到底 。《看菊花》这篇课文中写得最美的就是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教学中,我始终抓住“课文中哪些语句把菊花写得美?为什么写得美?”两个问题,通过看画面及多种形式朗读,体会菊花的颜色美、数量多及不怕冷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 。这就改变了讲深、讲透的观念,给学生留下自我感悟、自求得知的空间 。重点句读好了,也就读出了菊花的可爱、菊花的美以及人们对菊花的喜爱,其他句段也就可以照着这种已有的语感读下去,全文的感情朗读也就比较到位了 。
二、引导学生迁移生活体验
在阅读起步阶段,我们还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引导学生将生活体验迁移到课堂学习中,帮助培养语感 。课堂上,在学习有关菊花颜色、数量的语句时,我通过课件演示出五颜六色、姿态各异的菊花,激活学生脑海中的生活画面,在亲身体验下,鲜明的语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看完画面再读表示菊花颜色的语句时,很明显有所不同了,通过自然的停顿和转声处理,五颜六色的菊花仿佛一下就呈现于眼前 。读到“一片片”时就自然地扬起了声调,与前面的语句有所区别,突出了菊花的多 。
三、情景创设下的多形式朗读
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背诵结合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情境中引导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培养语感 。一开始,我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初步感知哪些语句把菊花写得美 。在具体学习朗读描写菊花颜色美、数量多、不怕冷的语句时,我先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听读,进人情境;接着又在自由试读、指名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应边想画面边带着微笑朗读的方法,并再次美读课文;最后,还采取接龙读、轮读、小组朗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激起学生兴趣,掀起朗读高潮 。这时,对学生语感培养也比较到位了,也基本能做到熟读成诵了 。在此基础上通过自由背、同座互背、指名背、看画面配乐背等形式,帮助学生将优美的范文语言内化 。

看菊花教学反思


《看菊花》这篇课文文字比较优美,层次比较清楚,生字较多 。两课时的教学,课堂容量比较饱满,我精心设计环节,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 。
一、抓重点字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阅读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感十分重要,但是孩子年龄小,还不能够完全凭借句子的意思与情感把握自己的语感 。课文的重点是第二自然段,教学中,我始终抓住“课文中哪些语句把菊花写得美?为什么写得美?”两个问题,通过看画面、反复朗读找句子,重点抓住“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迎着寒风、舍不得”等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菊花不怕冷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 。在词句的反复朗读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逐步深化,语感得到培养 。我想,逐步的培养,学生的语感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加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