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翻译及赏析怎么写?( 五 )


赏析重点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题咏西湖的诗歌 。这一天,诗人到西湖游览 。最初,天色晴朗,阳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闪动,非常好看 。后来天色转阴,下起雨来,雨雾迷漫,山色朦胧,又别有一番情调 。西湖正如那仪态万方的美人西子一样,无论是淡雅或浓艳的打扮,都恰到好处,美丽动人 。前两句用白描和对比的方法,概括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所呈现的不同的美态 。第一句描写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赞美雨天的山色,两句从刚晴又雨的具体情景着笔,把西湖迷人的面貌作了准确描绘 。“潋滟”、“空蒙”等词用得极精当、传神 。诗人这两句固然是写当日游湖时“初晴后雨”的眼前实景,但他没有平素对西湖详细的观察和别有会心的领略,相信很难这样提纲而总括其全 。第
三、四句,诗人用西施作比喻,巧妙地说明西湖在任何时候都不减丰姿 。诗人心与景会,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联想到西施的“浓妆淡抹总相宜”,喻体(西子)和本体(西湖)之间,除了从字面上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主要着眼点在于二者同具有天赋的自然之美 。正因为如此,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浓妆也好,淡抹也好,都不改其美 。以美人喻美景,新奇巧妙而又极富诗意 。诗人利用想象中西施的美,来为西湖增色,所以西湖从此就得了“西子湖”的美名 。全诗构思高妙,概括性强,把西湖晴雨皆宜的美景传神地勾勒出来 。直到今天,人们到西湖也一定会想起苏轼这一首诗 。
背景及译文大意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 。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 。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 。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