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原文、翻译及赏析怎么写?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朝代:宋朝
作者: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海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明时节,春光满地,熏风洋洋 。玉炉中的残烟依旧飘送出醉人的清香 。午睡醒来,头戴的花钿落在枕边床上 。
海外的燕子还未归来,邻家儿女们在玩斗草游戏 。江边的梅子已落了,绵绵的柳絮随风荡漾 。
零星的雨点打湿了院子里的秋千,更增添了黄昏的清凉 。
注释
⑴淡荡:和舒的样子 。多用以形容春天的景物 。
⑵寒食:节令名 。在清明前一二日 。相传春秋时,介子推辅佐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抱树焚死 。为悼念他,遂定于是日禁火寒食 。《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原文、翻译及赏析怎么写?】⑶玉炉:香炉之美称 。
⑷沉水:沉香 。
⑸山枕:两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 。
⑹花钿(diàn):用金片镶嵌成花形的首饰 。
⑺斗草:一种竞采百草、比赛优胜的游戏 。
⑻江梅:梅的一种优良品种,非专指生于江边或水边之梅 。
⑼柳绵:即柳絮 。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故称 。
⑽秋千:相传春秋时齐桓公由北方山戎引入 。在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 。玩者在板上或坐或站,两手握绳,使前后摆动 。技高胆大者可腾空而起,并可双人并戏 。一说秋千起于汉武帝时,武帝愿千秋万寿,宫中因作千秋之戏,后倒读为秋千 。详见《事物纪原》卷八 。
赏析:
这首《浣溪沙》当是词人的前期之作 。李清照前期的生活,是以大家闺秀身分出现的,与此相称的,便是在她前期词作中表露出来的文雅、高贵气度 。这种气度又是通过词人细腻丰富的感情,优雅含蓄的笔触体现出来的 。《浣溪沙》一词,通过暮春风光和闺室景物的描绘,抒写了女词人惜春留春的哀婉心情 。
上片侧重描绘室内景致,“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 。”开首即交代时令已值暮春,这正是“闺中风暖,陌上草熏”(江淹《别赋》),暖风醉人时节 。接着词人即把笔触移至室内,一股氤氲氛围笼罩闺中,原来是袅袅香烟弥漫其中,从中似还透着静谧、温馨和淡淡的忧愁 。“淡荡”,谓春光融和遍满之意 。“沈水”,即沉水香 。词人另一首《菩萨蛮》词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句 。“梦回山枕隐花钿”句,词人叙己早晨梦醒,凝妆完毕,却慵懒未除,又斜倚枕上出神,似在品味梦中情景 。“山枕”,即檀枕 。因其如“凹”形,故称山枕 。词人《蝶恋花》词有“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句 。词作的上片描绘了一幅优雅、茜丽、静谧的画面:暮春时节,春光融融,闺房中檀香氤氲,一个少妇正欹枕凝神 。如果认为画面中的少妇只是属于慵懒、无聊那种类型的女性,整日价沉溺于沉香、花钿、山枕之中,那就错了 。李清照有着男性作家无以比拟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世界,是一个对大自然与外部世界有着极为敏锐的感悟,以及强烈的关注与渴念的女性,词作的下片就为人们展示了这样的情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