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写法怎么样?( 六 )


五、作业
收集介绍有关其他动物过冬方式的知识 , 准备下一节课开一个交流会 。
反思
本课内容非常浅显 , 动物过冬的方法都是通过小动物间对话交谈的方式交待的 , 学生只要通过读书就能获得这方面的知识 。可是课文不像讲述一个道理故事类的童话 , 这类科普知识的小文章 , 很容易上成自然常识课 。在设计教案时 , 既要让学生了解三个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 , 又要把训练语言作为重点 , 教学中真的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
一、以读代讲 , 自悟自得
在教学中 , 我注重以读为本 , 以读代讲 , 让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读 , 通过充分地读自主获得情感体验 。如新课伊始以“燕子、青蛙和蜜蜂是怎样商量的又是怎样过冬的?”这个问题为主线 , 让学生去读 , 去想 , 去讨论 。这样学生有了自由朗读的空间 , 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的平台 。又如通过美读第三自然段中的“春暖花开”和燕子说的话 , 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让学生体会到燕子准备到南方过冬 , 到明年春天再飞回来;通过指导学生读好第4自然段的问句 , 让学生体会到燕子对青蛙的关心 。
二、设置情境 , 训练说话
凭借情境 , 可以强化学生已有的感知 , 充分利用情绪加深内心体验 , 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 还能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 丰富课文的内涵 。利用拓展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 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 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
三、直观演示 , 加深体会
白板演示既直观又有趣 , 十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
四、指导写字 , 培养习惯 。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 把识字的主动权教给学生 ,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观察、分析来识记生字 , 并当堂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 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
每次备课之前都会问自己:这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上完这堂课学生会学到什么?但每每都觉得这两个问题回答起来简单 , 实施起来真难 。到底一堂扎实的语文课要怎么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教材分析:
《小动物过冬》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童话 。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课文生动地介绍了它们不同的过冬方式 , 小燕子是飞到温暖的南方去 , 小青蛙是冬眠 , 而小蜜蜂则藏在蜂巢里吃蜂蜜 。课文还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