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和对联的区别,楹联与对联的区别

1、楹联与对联的区别楹,拼音是yíng
 , 形声 。
从木,盈声 。
本义:厅堂前部的柱子 。
作量词为古代计算房屋的单位 。
楹联;是指贴在门两边或柱子上的对联,
对联,就是统称,
不分贴在何处 , 
统称对联,
包括;春联,挽联,楹联,画联等

楹联和对联的区别,楹联与对联的区别

文章插图
2、《楹联和对联的区别》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 ,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因此,要说“楹联和对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就是种概念与所属概念的关系 。
因为“对联”是通称 , 这种概念有很多种:春联(欢庆春节的对联);
俗对(通俗的对联);
楹联(指刻在庙宇、殿堂等楹柱上的对联);
婚联(祝贺新婚的对联);
寿联(祝贺寿辰的对联);
集句联(把古文、诗词中的对偶句凑集而成的对联)等 。以上供参考 。
楹联和对联的区别,楹联与对联的区别

文章插图
3、楹联和对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对联是通称,包括很多种:春联(欢庆春节的对联) , 俗对(通俗的对联),楹联(旧时贴在庙宇、寺院的楹柱上的对联),婚联(祝贺新婚的对联),寿联(祝贺寿辰的对联),集句联(把古文、诗词中的对偶句凑集而成的对联)等 。
楹联和对联的区别,楹联与对联的区别

文章插图
4、谁知道楹联与对联的区别?求大神帮助我不想把话题扯远,紧扣主题试答 。一、两者的共同点和区别之处楹联原指挂在或贴在楹(堂屋前的柱子)上的对联,后来扩展到门框上的对联甚至其他地方上的对联 。对联是写在纸上、布幅上或刻在竹片上、木版上、柱子上、大门两旁的墙壁上的对仗语句 。骈文、诗词中(特别是律诗)中的对仗句也可称为对联 , 但在律诗中一般具体称为“颔联”、“颈联”等 。律诗中的首联和尾联一般不要求对仗(但也有对仗的) , 不讲对仗的语句不能称为对联 。从定义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两者的共同点和区别之处 。一句话:两者都是讲究对仗(不仅仅“对偶”)的语句;楹联一定是对联,而且现在已泛指对联;基于本义,对联不一定是楹联,因为楹联必须是挂出或贴出的(但现在两者已经通用);诗词中的对仗语句不能称为楹联,只能称为对联 。二、基本规则和格式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 。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 。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 , 如对应性、关联性、词性、语法结构和修辞、平仄,以及书法、张贴等等,这些方面的规范与格式要求,就是联律 。联律的核心要求是对仗 。对联基本格律有六要素:(1)字数相等 , 指的是,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对应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 。(2)内容相关 , 使之产生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 。(3)词性相当 , 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连词对连词、介词对介词,等等 。(4)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5)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 。(6)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 。对联的基本格律,还有六个比较重要的禁忌:(1)忌同声落脚 , 这里指的是各分句句脚的平仄安排;(2)忌同声收尾,这里指的是上下联联脚的平仄安排;(3)忌三平或三仄尾;(4)忌孤平或孤仄;(5)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6)忌同义相对,以避免“合掌” 。上述是提纲式的介绍 。三、是否也讲究平仄粘对?上述已经简单提过了“平仄”的讲究,不再重复 。而在此提“粘对”,就是概念不清所致 。律诗中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而对联只讲“对”,不可能讲“粘” 。这个“对”讲的是上下联平仄相对(或叫“对立”),这已包含在六要素的“平仄相谐”中,不言而喻,当然是要讲究的 。但律诗中的“粘”,意思是后联出句的平仄要与前联对句的平仄相一致(即“相粘”) 。具体来说,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 , 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 。对联只有两句,如何粘法?四、字数是否没有限制?对联上下联的字数各在4字以下的未曾见过,4~10字者比较常见,单双字数均有 。上下联各11字以上的称为长联 , 一般不过30余字 。其中,七言是律诗句式,八言是骈文句式 。骈文和律诗句式的结合以十一言为典型,标志着楹联有了不同律诗和骈文的结构,故以此作为长联和非长联的分界 。二三十余字的长联在名胜古迹、高楼大厦比较多见 。一百多、二百字多的长联也非绝无仅有,而且有类似摩天大厦高度的攀比那样的态势 。名联对于名胜有锦上添花、相得益彰的作用,如长联使大观楼名扬四海,大观楼因长联而驰誉九州,成为与黄鹤楼、岳阳楼及滕王阁齐名的我国四大名楼之一 。昆明大观楼长联全联180字 , 对仗工整 , 气势宏大,脍炙人口,目前虽已屈居第四 , 但仍是人们心目中的“古今第一长联” 。可见不是字数愈多愈好 , 而是重在质量 。补充问题的回答:五、对联和横批的关系横批是同对联相配的横幅 。好的横批对于对联起了相互补充、画龙点睛、交相辉映的作用 。常见的有:(1)标题式:横批作为一副对联中心意思的概括 。例如春联“瑞雪亲梅蕊;东风吻杏花 。”横批为“大地回春” 。这横批就相当于该联的题目 。此外,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谐趣联等 , 都用与对联内容紧密相关的几个字(一般为4字)作横批 。(2)嵌头式:先有横批(如店铺、住宅楼房等) , 以横批(店名等)中最主要的两个字为上下联的第一字 。例如广州“陶陶居茶楼”的名联“陶潜善饮易牙善烹恰相善作座中宾主;陶侃惜分大禹惜寸最可惜是杯里光阴 。” 杭州“西子湖茶楼”的名联“西北东南迎君客;子丑寅卯品香茗” 。这已充分说明了对联与横批的密切关系 。余不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