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三册《识字6》教学反思怎么写?

《识字五》是由五则谚语组成 。它的教学目标是在识字和写字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收集谚语的兴趣 。结合本课的教学环节,谈谈我想体现的教学思想 。
一、创设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在新课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 。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 。于是,我创设了愉悦可持续型的氛围,让学生走入“谚语王国”,先去认识我们的老朋友,再学习新谚语朋友 。识字中,通过和字宝宝交朋友,并坐上“识字列车”一同去游览“谚语王国” 。这种教学情境的设立,学生有了一种“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感觉 。他们主动地学习,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
二、趣味识字,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1.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 。我努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成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 。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2.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创设谚语王国的情境进行识字教学 。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鼓励他们同桌合作识字,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进入“快乐列车”的游戏中认读不带拼音的字,后半步通过“蚂蚁运食忙”的游戏让学生趣味识字,加强巩固 。
3.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 。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 。
三、还学生真正“读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发展语言 。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 。整个过程为弘扬学生个性,激发灵性服务 。
1.把时间留给学生 。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多表达 。
2.读书指导具有层次性 。利用图标“我能读准 。”“我能读流利 。”“我能读好 。”来推进教学 。
3.质疑问难,培养创新精神 。
4.读书形式多样 。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尽管我非常投入地走进课堂,但是细细回味课堂中的每一环节,许多疏漏和处理不当的地方便呈现出来 。读书指导上有点不到位,过渡型语言不简洁明了,有些不准确 。
1.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紧的课堂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