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三册《识字6》教学反思怎么写?( 三 )



语文第三册《识字6》教学反思怎么写?


《识字8》是一篇教学形声字的识字课 。本课我教学的事第二课时 。书本只有一首短小的儿歌,短短两句话,如何才能上出心意,让学生学到更多,在组内老师的讨论下设计了四个环节:①默词复习导入②猜谜导入、学儿歌③检查、交流前置性作业④自编儿歌 。按这样的思路下来,环节还是比较清晰的,虽然之前试上两次,但是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
本课我将重心放在后面的编儿歌,看似与课文内容练习不大,花的时间过多,但是从长处想,学生不仅对形声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的是学生学习形声字的兴趣大大提高,整个读、编儿歌的过程,学生的兴致都很高 。在指导编儿歌环节中,我采用梯度教学,由易到难逐步指导,四部教学,先是回忆课文所学儿歌,后交流前置性作业搜着的儿歌,再邀请学生和老师一起编,最后学生自编 。逐步放手,难度就降低了很多 。课堂上个别学生的表现确实不错,让我深感学生的潜力无限,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还有大胆地放手,敢于给学生提供舞台 。
但好的设计在实际教学中总是存在遗憾,事实如此 。由于准备得还不够充分,以及临场应变能力较弱,该堂课有很多不足之处:
1.儿歌分析琐碎,断了学生的想象 。这首儿歌只有两句话,现在看来其实没必要分居解析、朗读 。我的分句指导,让学生思维受到限制,被问题阻断,导致后来的学生的说话训练不够到位 。简短的儿
歌可以直接让学生来说,相信学生的能力 。教学中好几个学生“咧”的发音不到位,但我只是简单、重复发音,若是能交给学生发音的方法,让学生做“咧嘴”的动作,学生通过嘴型的变化学习发音,效果会好些 。教学,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学会学习”的理念下,更需要老师改变思路,教学创新,让学生爱学、会学,对学生的一生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2.语言匮乏,不能带动学生学习 。本堂课学生举手积极了,学生范围也扩大了 。但还是能看出来部分学生容易走神、分心 。想为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是考验老师的能力了 。老师的激情能带入学生进入课堂,老师的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对学生的优秀表现我能表扬,但是这个表扬还不够,不仅将其赋予个人,而是要借助这个表扬鼓励全班学生,激发他们的学生信心 。另外我深感自己语言匮乏,评价语较单调,不能针对不同的回答给予不同的评价,语言是需要积累的,平时要多向其他老师请教 。
3.忽略了细节 。教学中的板书让许多老师一头雾水,其实原本是学生回忆一首儿歌,出示一组形声字 。课件里的错字,以及不合时宜的小熊,学生的前置性作业未能及时纠正??诸多的小细节,让这堂课失色不少 。作为老师,还要心细,做到每一个细节都有所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