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们对天气的认识真的错了!读后感1000字

孩子,我们对天气的认识真的错了!读后感1000字
文章图片

《孩子,我们对天气的认识真的错了!》是一本由[美] 凯思琳·V.库德林斯基 / [西] 塞瓦斯蒂亚·塞拉著作,天略童书馆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孩子,我们对天气的认识真的错了!》读后感(一):孩子我能对天气的认识真的错了
现在大家应该没有人再以为,天气变化是因为什么神仙在发怒吧,但一开始我们祖先都相信万物有灵论,天上下雨以为是有龙王,干旱就以为有神仙在发泄不满 。北极为什么会这样冷,赤道上为什么会这样热,很多地方明明维度一样,也会有像中国一样的季风湿润的气候,和像撒哈拉沙漠一样干旱的气候,原来每一种气候独特的成因都不同 。我认为这本书给我们读者尤其是孩子提供了有趣的视角,审视我们人类对身边事物认识不断发展的这段历史 。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我们对天气的了解逐渐加深了,观念也不短改变 。
《孩子,我们对天气的认识真的错了!》读后感(二):他们的知识也许错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值得学习 。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马克思 绘本部分一开头就提到了当人们对天气还一无所知的时候,会把风理解成风神在发怒,远古的人类,比如说苏美尔人就会跳起雨中之舞,祈求平息风神的怒火 。这部分启发了我对咱们中国神话的联想,想谈一谈这个错误认识中的可供后来者借鉴的正确探索精神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探索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非常的低下,科技力更是近乎于零 。但是,人们与生俱来有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人们渴望了解自然,渴望了解社会 。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未知的一个无尽的探索,对困难的一种浪漫征服 。古人的认知非常有限,但是探索非常的无限,古人采用了一种非常简单而有用的方法叫做“万物有灵”,这就是神话的思维方式,在现实的基础上,加上夸张和想象 。一切都在无意中被人格化、形象化、艺术化了 。他们用万物有灵的方法,解决了当时科研力低下所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比如说为什么世间会有风 。我们今天都知道,空气流动产生了风 。上古人类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空气 。那么他们怎么理解风呢?他们结合他们日常生活经验,然后再加上万物有灵的这个灵,然后就解释了这个风的产生,他们认为,是有这样的一位神灵,我们中国也有我们自己的风神,我们的风神比苏美尔的风神更加有趣,她左手手里拿着一个会转动的轮子,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玩的风车,右手拿着扇子,然后当这个扇子扇动的时候,风就产生了,这就是现实加想象,想象的是这个管风的神仙,是个混搭,长着鹿一样的身体,布满了豹子一样的花纹,头象孔雀的头,头上的角峥嵘古怪,有一条蛇一样的尾巴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的神兽,就让风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神话的思维呢,实际上就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然后再加上一点神奇的变化,让神灵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感,距离产生敬仰 。今天呢,我们都知道雷电是如何产生的,但是我们的古人是怎样来解释这个雷电的呢,他们认为,雷是在天空中发出巨大的声音,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的现实,可以想象日常生活中什么能发出巨大的声音,他们想到了这个鼓,然后在空中击打着一个巨大的鼓,发出巨大的声音 。雷神的长相是以猴子为原型的,大概也是因为当时在远古人的视野所见,猴子是能够爬得最高,而且有手能够敲击鼓的动物了 。鸟虽然飞的很高,但是它没有手啊 。《西游记》里孙悟空动不动就被人叫做“毛脸雷公嘴的和尚”,也是有所本的 。原本的这个雷神,也是管这个闪电的,但是后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雷电中间还有一个时间差,于是,到了宋代,人们又造出了一个电母来做雷神的这个搭档,这就是人类在自己有限的认知范围里面呢,对大自然做出的符合他们当时认知的解释 。这种解释就像风筝一样,不管思维飞得多高,始终有一根线,哪怕这根线再细再小,和地面,也就是现实联系在一起 。我们的古人对世界的这种探索虽然幼稚,但这是个很好的开头 。有了这样探索的开头,后面才会有我们对世界的更多更深入的认识 。这套书也在教我们致敬我们的科学前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