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冬至传统文化意义( 三 )


沈约《宋书》上说:“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日之仪 。”可见与元日并重 。另又有进鞋袜之俗 。在中古近古时期 , 妇女常在冬至这天做鞋和袜子送给公婆 。还有做赤豆粥的习俗 。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 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的祭祖节日 。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 ,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孝敬、不忘本 。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 。
历史上 , 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又被称为“亚岁”、“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 。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 。
冬至在唐朝时依然非常隆重 。日本僧人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记载:开成三年十一月廿七日,冬至之节,道俗各致礼贺 。住俗者,拜官,贺冬至节 。见相公即道:“晷运推移 , 日南长至 , 伏维相公尊体万福 。”贵贱官品并百姓皆相见拜贺 。出家者相见拜贺,口叙冬至之辞,互相礼拜 。俗人入寺,亦有是礼 。下面还有很长一段文字记载寺庙中僧人相互道贺的礼仪和语言 。在前一天,圆仁记载说:“夜,人咸不睡 。”这便与除夕守岁相同 。
圆仁认为 , 唐朝的冬至与日本的正月初一同样隆重 。但唐代冬至与春节相近的文献很少见,故这条记载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很有资料价值 。
冬至传统文化意义3
冬至的意义及起源
冬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同时冬至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冬至的时候,素有南吃汤圆,北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的意义:
寒冷将至 , 冬季正式开始 。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 。按公历,冬至交节一般是在每年的12月22-23日(今年是22日12时19分),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 , 纬度最南,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则24小时都是黑夜) 。冬至这天 , 北半球中午太阳的高度也最低,比如在北京 , 太阳高度只有26°42′ , 因为这天中午的表影最长,故也称“长至日” 。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规定有冬至的`月为“子月”,是十二地支序的首位 。所以冬至还是一个传统节日 , 俗称“冬节”“长至节”等 。从冬至开始,白天会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阴极之至 , 阳气始生”,所以把冬至当作年周期、大自然气运周期、万物生长周期的真正起点 。在代表冬至的卦中,本是全阴的六根阴爻的最下面一根已变成阳爻,所以冬至又称作“一阳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