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是哪里,西关是哪里( 六 )


西关是哪里,西关是哪里

文章插图
4、西关 在哪广州西关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早在隋唐之际,广州的西部地区就为中外商贾聚居之地 。在蕃坊一带,众多各国商人"列肆而市",已经形成了繁华的商业与聚居区 。从那时起,便开始推行较为自由的市场和贸易制度,同时完备的服务业也都体现出多彩的风貌 , 城市商业文化之传统相当久远 。
到宋、元二代,广州市舶贸易得到持续发展 , 许多异域文化不断渗入 。由于本地南越族文化能够吸纳自中原迁入本地的汉族文化 , 所形成的广府文化形态也得到自身更新和发展 。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随着人员交流往来的增多也影响到广府系地区和广州的文化与风俗 。这时的市民文化也在经济发展和与外界交流的作用下趋于多层次化和多样化 , 反映出广州商业社会的开放式性格的一面 。
明代广州城内商业仍旧十分发达,商品丰富、人口密集,城南、城西是最繁华之地,城中众多富贾巨商居住于此,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商业与住宅混合住区 。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封闭了闽、浙、江三地海关,唯留广州粤海关对外通商 , 即实行"一口通商",并委托建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十三行"协助管理广州海关的对外贸易事务 。这无疑极大地刺激了广州的贸易发展,并为十三行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城市经济和空间环境的发展增添了动力 。在此后的约150多年时间里,广州的商业贸易得天独厚的地位得到高度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恰值此时,西方先进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炮术、物理学、医学、建筑学、美术等方面的新成就,由西方的传教士们先后带入我国,其中大部分学科登陆我国的第一站便是广州,使广州社会文化进一步丰富起来 。随之而来的西方思想意识也相继涌入,令人们眼界大开 。
广州西关地区的发展同以上这些历史背景相关联 。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 ,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 道路拓宽 。清代中期至民初,城区建设逐步突破原有旧城范围,向东西开拓 。1921年2月15日公布实施《广州市暂行条例》,使广州市城市现代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使广州原有的城市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广州市的西关地区,是指今荔湾区的人民路以西,六二三路以北,荔湾湖以东的区域 。
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 , 称城西太平门外为"西关" 。当时该地大部分还是农村 。由于内城区已满足不了商业发展对空间的需求,光绪中叶的数十年间,绅士、富豪、商贾相继在西门外的太平街至泮塘一带大面积的置地建宅 , 此应为西关大规模建设之始 。一方面这里为低缓的丘陵地带,另一方面,又毗邻十八甫、十三行商业区及沙面地区,建造居住区便于经商和手工业加工、生产 。加之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更成为适合于居住的好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