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怎么写?( 八 )


读着《文化苦旅》,让我渐渐地明白了很多东西 。我想,读一本书除了能够获得理性和知识的收获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种喜悦,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种喜悦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 。但是读着读着,便会有所收获 。犹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 能强求一致,更加无法整齐划一 。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细节 。要知道学生们真正的想要的是什么,想听的是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有责任心还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才是真正的关键之所在 。这些是我在读完《文化苦旅》后的所思,所想,所感 。篇2: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信客的启示
——读《文化苦旅》有感
最近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感受颇多 。在此写上几笔,算是读书笔记吧 。
《道士塔》中作者把敦煌文化的陨落怪罪于一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的道士身上,我未必赞同 。因为我以为这棍子打在愚昧、荒蛮、落后、病态的社会(或者干脆说政府)身上更确切 。把几乎所有毁损敦煌文物的罪过和仇恨的矛头都加诸于“个人”,而不去反思个人后面的社会---就像鲁迅那样---令我感觉有点小气,或者叫主题没有得到升华 。《都江堰》一文中作者对李冰父子的赞叹与崇拜让我印象深刻,去年去了一趟灌县,目睹了那造福千年的水利工程,从内心深处觉得李氏父子配得上任何溢美之词 。《白发苏州》让我看到了苏州2000年的婉约,她的灵魂如此安祥,山色如此幽远,碧波如此潋滟,园林那样纤巧,桃花那样俊俏??然在这本书中,我感受最深的却是他那篇《信客》 。《信客》写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间的事,那时候通信手段很落后,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他大约相当于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奔波的乡村“邮递员” 。没有信客,好多乡人就不能联系上出远门的亲人 。在很长的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 。文章首先说的是这里的一个老信客,曾有一次为在上海的 打工仔送红绸,而恰好他也要为一远亲送一分礼,于是就裁下了客户窄窄的一条红绸扎礼品,图个好看 。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 。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 。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小小的一件事毁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誉,老信客申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这就是失信的后果,哪怕只有仅仅的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