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学设计( 八 )


2、老师小结 。
板书:(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并学会正确书写“公、种、朵、到”四个生字 。
二、教学过程:(略)

《蒲公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
2、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蒲、废、迫、咳、嗽、聋、啸、遭、源;要求会写的有:梦、恼、迫、饮、遭、遇、污、操;要求掌握的词语有:梦乡、烦恼、迫不及待、饮料、遭遇、污染、体操 。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 。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蒲公英的心情和感受 。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学习“梦”
1、师生共同板书课题中的“梦”字 。
2、学习“梦”:如何记忆?
3、谈话:你做过什么梦?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做梦?
4、课文写的是谁做了一个梦?-----(板书课题)
5、给“蒲”注音:强调“蒲”读“pú”,不是“pǔ” 。
6、引入:蒲公英做的什么梦?她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
[激发情趣是学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课前以梦为题谈话,容易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便于结合自己的感受来理解蒲公英的感受 。]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
2、自主识字 。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略)
3、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
4、两人互相检查 。
[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识字能力、挖掘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
5、检查识字掌握情况 。
(1)课件出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在一定的语境中认读生字 。
(2)抽读生词卡片,抢读练习 。
6、指名分别读每个自然段 。评估朗读效果,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巩固识字 。
7、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课文主要讲的什么事?
8、再读课文,发现问题,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
9、布置作业:书读课文、查找解决问题的资料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感悟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