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设计(18)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二十几篇的文言文,而且课外也接触了不少文言文 。所以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语感,而且也积累了一些文言文常用词语的用法.这篇短文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很深,学生理解大意应该不难 。但是他们毕竟才是初二的学生,以他们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难以完全理解文中韩愈所要表达的感情.基于此种情况,本堂可课以朗读为主,让学生能够熟练的背诵课文,这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而对于内容则点到为止,不作过深的讲解.
三、教学目标
1. 能够当堂背诵课文.
2. 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
3. 掌握几个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四 、教学过程、安排
(一)导入 新课
由《神雕侠侣》中杨过遇小黄马的经历导入。
小黄马是一匹千里马,而杨过则象是我们传说中的伯乐 。小黄马在遇到杨过之前,最多也只不过给奴隶他的人运运柴火,还要遭羞辱;遇到杨过之后,本是一匹干蹩的瘦马变成了一匹日行前里的宝马 。今天我们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 。
(二)正音正字
祗(zh?) 骈(p?an) 一石(da) 食(sì)马者 其真无马邪(yé)
(三 )朗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和重音 。
2.领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的读 。
3.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 。
4.学生在看完注释后大声朗读两遍 。
5.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
6.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
7.学生齐读 。
(四)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出示讨论题,学生分组选择题目讨论 。
(1) 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
(2) 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
(3) 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 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5)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6) 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要求: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用原句回答)
讨论明确: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②,只辱于奴隶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
④,且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⑤,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
⑥,其真不知马也 。
2.翻译课文
这篇短文文字不深,不须逐字逐句的翻译,让学生在前面对照注释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大家共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