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三 )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
⑵ 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
⑶ 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
2、能力目标:
⑴ 引导同学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同学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⑵ 揣测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
⑶ 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系实际,考虑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3、德育目标:
培养同学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同学关注生态问题 。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
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哪些教训 。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揣测语言,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
2、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
【教学方法】
1、文献法:
课前收集并整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上课初始全班交流,图示投影显示,文字资料或朗读或投影,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
2、合作探究法:
引导同学参与教学各个环节,充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3、体验法:
角色虚拟,“假如你是108岁高龄的罗布老人热合曼,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要求同学展开想象,拓展思维,憧憬表达 。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西北地区地图、相关图片
【课时布置】
1课时 。
【教学过程】
资料展播;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文意;熟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探求文章的写作轨迹,整体掌握课文内容;品读课文,从写法上探究,体味文章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延伸想象,拓展思维,憧憬表达 。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教师出示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同学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
同学们,请看这里的颜色,这是沙漠的标志,而地名却叫“罗布泊” 。
“泊”就是湖泊,罗布泊原本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荒漠 。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请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