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教学设计( 七 )


3、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之中 , 她忘怀了观众 , 也忘怀了自己”?
明确: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 , 好像“飞动”起来 , 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 , 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 , 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 , 身心浑然一体 , 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 。真正的舞蹈 , 是心灵之舞 , 而不是技巧之舞 。
三、精读品析 , 艺术熏陶 。
这篇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 。找出你认为写得精妙的句段 , 细心体会并加以积累 。
如:“轻云般慢移 , 旋风般疾转”“莲花的花开瓣颤 , 小鹿的疾走惊跃 , 孔雀的高视阔步”等 。
四、合作探究 , 比读鉴赏 。
本单元的《安塞腰鼓》也是写舞的 , 可作一些比较研究 。
例:舞蹈风格上:《安塞腰鼓》主要表现阳刚之美 , 《观舞记》主要表现阴柔之美 。
其他可比较两篇在比喻、排比运用方面的异同 , 等等 。
五、总结存储 , 课外延伸 。
1、总结存储:用语言来表现舞台艺术 , 是很困难的 , 需要高超的语言技巧 。本文主要是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段 ,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 。如“轻云般慢移 , 旋风般疾转”“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 , 小鹿的疾走惊跃 , 孔雀的高视阔步”等等 , 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 , 而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像 , 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
2、课外延伸:
观看杨丽萍的孔雀舞 , 请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 。
备课资料:
印度舞蹈历史悠久 , 早在印度河文明时期 , 印度先民就很喜欢跳舞 。在哈帕和莫亨殊达罗出土的文物中 , 有青铜舞女雕像和男舞者石雕像 , 这些都是当时流行舞蹈的佐证 。
到了吠陀时代 , 印度舞蹈有明显的发展 , 而且有了文字记载 。公元前1500年的《梨俱吠陀》中就记有舞女的事情 。“邱沙穿着闪光的衣服 , 像舞女一样” , “男子戴金首饰 , 通过舞蹈表演有关战争的场面” , “男女青年一起跳舞” , “甚至有了专门以跳舞、唱歌谋生的种姓” 。可见当时舞蹈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
到公元前4世纪 , 印度的大文法家波尔尼也曾提到过“舞蹈”一词 。至于在印度史诗之一《罗摩衍那》中有关舞蹈的记载就更多了 。《罗摩衍那》中写道:“在阿逾陀日夜举行舞会和音乐会 , 供国王享乐” , “一位舞者的优美的舞姿使罗婆那为之陶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