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27)


提问:(一个孩子举例)46×61不等于16×64 。
师:我们都没有计算 , 只有他在计算 , 我想问一问大家 , 如果看到这组对称算式 , 你能否判断他们的乘积是否相等呢?你看的出吗?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举起了智慧的手!
(提问)这位同学的发言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 他想到了估算 , 46×61他把这两个数都往小里估,把46估成40,61估成60 , 结果是2400 , 而16×64 , 把它们都往大里估 , 把16估成20 , 把64估成70 , 结果是1400 , 因为40×60=2400 , 20×70=1400显然这里不是等号 , 而是一个大于号 , 好了同学们 , 我知道大家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反例 , 但是我们知道只需要一个反例 , 就可以说明这个结论是有问题的 , 那我现在问一问大家 , 你们失望吗?费了那么大劲找到的结论居然是错误的 , 什么不失望 , 为什么不失望?是的 , 我们并不失望 , 因为我们最起码通过自己的努力 , 证明了这个结论是有问题的!哎 , 我想现在有些同学的心里肯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老师写的算式都符合这个规律 , 而同学们写的算式却不符合这个规律呢?难道老师写的算式里隐藏着什么秘密吗?有吗?
(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我发现一些同学已经有想法了 , 难道老师写的算式里真有一些秘密呀?(学生交流发现的秘密)这位同学说:老师写的算式都符合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等于个位上的数乘个位上的数 , 真的是这样吗?(老师同学一块验证)
师:那大家既然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 , 那你们觉得我们这个结论该怎么改才能完善?(学生补充 , 老师总结)
得出结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 。
【设计意图:在“找到规律——怀疑规律——验证规律——否定规律——完善规律”过程中 , 学生不断肯定与否定自己的想法 , 不再轻信别人口中甚至于书中的答案 , 整个课堂充满了思辨的气息 。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 , 更培养了有益于一生的思维品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 而且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
师:现在大家对于这个结论 , 你们怀疑吗?如果还有怀疑 , 怎么办?大家商量商量 , 再举例验证 。
……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 , 老师的一个反问 , 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 , 让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交流 。长此以往 , 数学的奥妙、数学的美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里 , 学生怎会不喜欢学习数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