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教学设计( 六 )


胡不已乎?译: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胡不见我于王?译: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此为何若人?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五、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1、提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 。主要人物是墨子 。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
2、提问:谈谈你对本文思路的看法 。
学生讨论,成果展示:
以“见”字一线穿珠 。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1~12)(13~16)(17~22)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
2、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 。
背景交代:公输盘“服”楚王曰:“善”公输盘诎楚王曰“善”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
1、研读第5~12段 。
问题①:文中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
点拨: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
问题②: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点拨:几个动词是“闻”“起”“行”“至” 。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
问题③: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点拨: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 。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 。公输盘果然中计 。
问题④: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怎样驳斥了他的“义”?
点拨:首先义正辞严地指出‘来何罪之有”,而后指责攻来的不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同时批评攻来的不仁,因为来本无罪 。结论:公输盘的“义”是“不杀少而杀众”,是更大的不义 。
问题⑤:“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是在指责公输盘的不义吗?
点拨:不是,是为了防止公输盘以种种理由搪塞推托责任 。
问题⑥:“公输盘服”,此时公输盘真的服了吗?他取消了攻来的计划了吗?
点拨:没有真服,只是默认了攻来的“不义” 。他没有取消攻来计划,只是狡猾地将责任推给了楚王 。
问题⑦: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