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安全发言稿怎么写?( 五 )


其次,与当地政府加强联系,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学校建成后出现的治安、卫生、饮食、交通等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让学生在校园的角落里发生意外,在饮食上留下隐患,抓好学校建筑的质量问题、学生食堂的卫生问题、学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
最后,明确教师的责任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 。但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型教师,不仅应当是传统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榜样和模范,更应当是学生生命的守护者,这不仅是教育的根本,更关系着整个社会风向和社会舆论 。但是,现在很多教师都缺少师德,“范跑跑时间”,老师诱奸学生等等,都让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产生了疑问,也将学生的安全问题提上了议程 。明确教师问责,有利于教师明确自身的责任,也可以对教师的处罚有理有据 。
(二)加强检查消除隐患,正确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
现在,各地政府的办公大楼豪华、坚固,上档次,但是大多数中小学的教学楼却是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教学楼年久失修,教学设别陈旧不堪,师资队伍落后,教学的硬件设施都无法保证 。因此,在学校正式开始招生之前,学校教学楼的质量检测就尤为重要 。正式招生之后,每年的校园安全大检查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很多学校都怕麻烦就直接省略了这一步骤,皆是等到问题出现之后才想到解决 。这就要求地方各级的教育督导部门要把握监察的力度和把监察落到实处 。特别是应当将农村的中小学校列为考察的重点,通过明察暗访等多种方式,指导和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将上级部门的要求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对有违反规定的学校严厉批评,将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纳入学校评优评奖的重要指标 。
(三)加强教育提高意识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与当地公安机关和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密切配合,围绕“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主题,深入组织学生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等安全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中小学校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制作宣传板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预防火灾、拥挤踩踏、交通、溺水等事故的教育;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一次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分级分批组织开展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安全管理培
训 。要根据当地实际制订培训计划,将安全管理纳入校长园长培训内容,通过远程教育和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培训内容为有关中小学安全的法律法规、政策、常见事故的预防、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校长园长和学校其他安全管理人员集中进行安全管理专门培训 。中小学要组织全体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学习安全知识,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和保护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