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作文怎么写?

一、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对小学作文提出了“具体、明确、文从快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总体目标 。而在现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 。很多学生为获取作文高分,充满了“对圣伦”情感“功利伦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自我迷失,甚至连假话都表达不清楚,没有创意 。为探求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的规律与方法,我们依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及教师自身的专长,提出了“感悟作文”试验这一课题,以期依靠教师用符合儿童认知的语言系统,调动学生课内外知识伯积累,感悟到作文的基本方法与思路使学生乐于写作,敢于表达,从面顺利达到《标准》的具体要求 。2006年9月向樟树市教委教研室提出课题申请,获得批准后上报宜春市教委 。2006年11月2日,宜春市教委教研室同意向省厅申报,2006年12月3日,经省厅专家评审组审定,同意正式立项 。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生活、文本、讲授、批改与表达”之间的联系 。“感悟”即“有所感触而领悟” 。“感悟作文”训练就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启发,让学生通过感悟生活中的小故事,课本,及阅读教材的文本材料,从而领悟到自己作文中成功与不足的地方,进而重新修改订正 。
感悟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或情感体验,或表达方法,或立意选材,或构思修改 。总之,借助教材中的文本,学生生活的积累,教师有效的讲解及时的点评,让学生的眼界开阔起来,灵感激发起来 。
比如,在讲授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十册语文第二组课文,这组课文有三篇《白杨》、《桃花心木》、以及《乌塔》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其中《白杨》一课重点在于感悟“表达方法”——借物喻人,教师从古代文人喜欢的三种植物——岁寒三友松、梅切入课题,告诉学生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习惯将自己的情感以某种植物为载体向他人展示,而《白杨》一文也是这样,作者以故事的形式来写植物,通过兄妹的争论让我们懂得白杨具且生命力顽强的生长特点,而作者这个生长特点比喻父亲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像这样通过一个故事写植物,并揭示出这种植物的象征意义的课文,我们还学过落花生、旅行家树、高梁情等,通过上述讲解,学生对借物喻人的一般方法都有会有所感悟 。
而《桃花心木》与《乌塔》两篇文章,教师则侧重引导学生感悟情感 。《桃花心木》借种树喻人,学生通过讨论第14自然段——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从而感受悟到树的成长与人的成长相似的地方,感悟到种树与育人相似之处,进而联想对人的危害,独立自主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性,从而在作文中把以上各种感悟形成文字,这样,就达到了写真话、表真情的教学效果 。另外,也为了学习《乌塔》一文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第二组课文的单元习作是“写一件自己最后悔的事”有了《桃花心木》一文的学习,学生就不会只是停留在这件事情上,而会深入进行思考——我为什么后悔?我从这件事中应汲取什么教训?平时还犯过哪些类似的错误?周围人对这类事情遥看法,这件事对个人成长的危害?有了这样一些联想与感悟,才能将自己心中的真实感情表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