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作文怎么写?( 四 )


(2)、消除顾虑,激发情感,增强信心 。学生作文写不好很大程度是因为存在一种畏惧心理,如何帮助学生越过这一心理门坎是教好作文的关键 。教师在每一次试验课前,第一要考虑的是消除学生心理顾虑,激发学生沉睡的情感及表达欲望 。
在讲授“细节的表达”这一课时,我们选取了“父亲的一回头”与“一块年糕”的故事,前面从学生日常生活切入,让学生从“一回头”中体会到父亲粗犷的爱 。后一故事从“母亲死时紧抓信女儿喜欢的年糕不肯撒手”中体会到母亲伟大而细腻的爱,激发了学生感恩心理及对自己所感受到的事情倾吐的欲望 。
(3)、循序渐进 。由于我们的作文教学是依附于语文日常教学,所以存在着教学无计划,前后脱节的问题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在确保完成《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后,根据自编教材进行实验教学,使作文训练有所遵循,有一个完整的计划 。
(4)、密集训练,熟能生巧 。重复就是力量,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产生质变 。一学期
八、九篇作文,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还远远不够,那种缺乏指导的周记又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所以我们在试验中坚持一周一次作文训练,一学期积累下来可以达到十六至十八篇,为顺利完成实验目标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
(5)、小班教学,当堂作文,及时感悟 。作文教学“三分教,七分改”,是我们在此次课题试验中最大的感受,学生通过看、听所吸收到的信息,只有通过思考、创造、表达之后才能留下鲜明的印象,而这些印象如果隔上十天半个月的批改周期已不再鲜明,很难对老师迟到的指导产生顿悟 。有鉴于此,我们要求教师当堂批改,让学生对自己创作时的优与劣,得与失产生顿悟 。这样,势必花去大量时间,所以为确保遵循差异性原则,面向全体原则,我们
挑选的试验班级人数都不多 。
(6)、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我们要求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因为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最为熟悉的文章,也是教材编写者经过千万挑选而来的文质兼美的范文 。教师从中可以挖掘到很多写作方面的知识 。“写然后知不足”在一次次作文训练之后,学生感觉到自己的阅读而不广,知识、词汇积累不够,从而产生加大阅读的自我需求,为作文的可持续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
(六)、实旋过程中重点与难点的解决
本次课题的试验的重点是通过系列的作文训练让学生能顺利达到标准所要求的目标,并能在作文中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也就是说,在感悟老师的讲解,感悟老师的批改之后,能将这种感悟上升到感悟生活,完善自我,从而真正走进“大语文教育”之门 。而要完成这一目标,就有以下几个难点,但在试验过程中,我们都一一克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