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资本——为什么梵高兄弟比巴菲特更厉害的读后感大全( 四 )


这是为何人们认为梵高贫穷的原因,依靠衣着判断一个人究竟是富有还是贫困似乎是不太合适的,尤其是对绘画十分用心的梵高来说,衣着他并不在意 。而人们坚信梵高的贫困与怀才不遇,似乎更是为了安慰自己,正如书中所言:“在这些创作者头脑中,梵高的怀才不遇让他们得到慰藉,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也拥有光宗耀祖的权利 。”
看吧!梵高形象被严重扭曲,并非出自梵高本身,而是后人“赋予”梵高贫穷的形象 。
关于梵高的职业,梵高一生因不同的职业被分为三个部分:艺术商人、传教士、画家 。这是真实的情况吗?答案似乎也是否定的 。“实际上,他一直毫不妥协的忠于唯一的一种职业,一种对他人有用、对社会有助益、能负担他的开销、只有成功才能实现的职业 。”所以,梵高一生从事三种职业的说法并不合理 。至于人们期待的梵高是艺术商人,严格意义上来说,梵高并非艺术商人,他不过是去了画廊做学徒,而且获得这份工作也并非出于梵高在艺术界的成就,他是靠家人照顾才得到这份工作的 。有趣的是,在梵高成为画廊管理者时,他的梦想是为上帝服务,让世界变得更好,他对于宗教的狂热十分强烈,甚至将其他与信仰无关的事物都抛之脑后 。
当时的创作环境,似乎对于梵高来说并非十分有利 。梵高并非对市场不懂,其实他能敏锐的感知艺术市场的运作机制、圈套和机遇,也在自己分析之后做出评判 。在梵高所处的时代,他不甘于平庸,于是用艺术当作武器 。至于梵高绘出很多苦难的形象,并非他身处贫穷之中,而是他发现苦难是美丽的、真实的、“还未曾被刻画的” 。如此与众不同的梵高,似乎一直在与平庸作斗争,他希望自己可以触摸到成功,甚至他希望出版一系列廉价的版画,只希望通过艺术这种形式来提升人们道德水平,促使人们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
如此看来,梵高的思想境界之高,也许高出了他所生活的时代 。只不过,很可惜的是他已然意识到自己职业生涯始于晚年,他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自己希望完成的一切 。
这兴许是梵高生命怒放的开始,也是他生命逐渐走向死亡的开端 。为什么这样说?梵高在知晓生命已然不多的情况下,他极尽可能的想要利用短暂的时间创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而非赢得一时的荣誉 。于是,梵高走的道路似乎与他成功的道路截然相反,他放下私心,全身心没日没夜的工作,早起晚睡,用质量最佳的颜料、画布和画布框,方便将作品保存下来,以待在未来的时间里,被后人所欣赏 。
这也是为何梵高作品保存数量如此丰富,据统计,他约有870幅油画作品,超过1000件素描作品保存于世 。当然,这其中一些“画作”可以说是习作,而这些习作则是梵高精心准备的,集实验性与开创性一身的作品 。譬如:《吃土豆的人》《卧室》《丰收》《夜咖啡馆》等等就是这样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