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
风骚
红装素裹
4、学生齐读,进一步体会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求读的时候尽量处理好音量、语速、和语气的变化。(二)学习上阕
1、提问: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 明确:词的上阕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2、讨论: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 。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赏雪的豪迈情怀 。
3、指出写“静景、动景”的词语,体会其意境 。
明确:“封”写地面,凝固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 。由下而上,静动结合,意境开阔,气魄宏伟 。
4、讨论: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明确:“望”字 。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5、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描写“地域的辽阔 。”
6、讨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对偶修辞手法,化静为动 。有三方面因素:(1)视觉因素 。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 。(2)精神因素 。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 。(3)时代因素 。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
7、讨论: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 。
8、提问: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明确:表现作者“博大宽广”的胸怀,。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三)学习下阕
1、提问:上下阕是如何过度连贯起来的?
明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折腰”本义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而它比“赞美”程度更深,感情更强烈,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倾倒之情 。2、提问:作者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了哪些内容?
- 体育教育毕业生自荐书怎么写?
- 大学毕业留言集--我的大学怎么写?
- 七年级教学计划怎么写?
- 小学生元旦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 幼儿教师考核述职报告怎么写?
- 学校运动会广播稿:跑步写法怎么样?
- 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写?
- 大学生驾校社会实践报告写法怎么样?
- 元旦幼儿代表简单经典发言稿怎么写?
- 最新幼儿园预防交通安全应急预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