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案怎么写?(19)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 , 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 , 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 , 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
2.“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 , 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 , 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 , 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 , 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 , 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 , 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 , 飞快地从眼前闪过 , 惊险万状 , 目不暇接 , 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 , 使蜀道之难的描写 , 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 , 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
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 , 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 , 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 。诗人寄情山水 , 放浪形骸 , 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 , 而是热情地赞叹 , 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 。那飞流惊湍 , 奇峰险壑 , 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 , 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 。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 。言山之高峻 , 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 , 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 , 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 , 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 , 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 , 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 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 , 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 , 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
4.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 , 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 , 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 , 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 , 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 , 长短不齐的句式 , 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 , 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 , 描写蜀中险要环境 , 一连三换韵脚 , 极尽变化之能事 。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