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怎么写?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子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读后受益匪浅 。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巴迪小时侯写了一首诗,妈妈看了后鼓励巴迪,高兴地说:“巴迪这真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爸爸看了以后说:“这首诗糟糕透了!”正是妈妈的鼓励和爸爸的提醒,巴迪终于成了一名大作家 。
妈妈的鼓励使巴迪对写作有了更强的信心 。
爸爸的提醒时刻提醒着巴迪小心、总结、提高 。
在我的家里也有两种爱,一个是“加油,继续努力” 。另一个是“你怎么这么粗心呀?”这两种爱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
前几天我刚买了一个滑板,我还不会滑呢,一开始妈妈拉着我的手滑,不一会儿我会滑了,可是我还是有些恐怖感,在滑的时候,身子还不时的前后晃,也不时地跟妈妈说:“老妈,我害怕!”“不要怕,加油,继续努力!”妈妈在后面自信地说 。听到妈妈为我鼓劲,我更加有信心了,慢慢地我不再害怕了 。我想:如果没有妈妈的鼓励,有可能我现在还不会呢 。
在我成功的时候,妈妈会表扬我,在我犯错误的时候,妈妈也会批评我 。
有一次,我写完作业,自认为没有错了,就迫不及待地给妈妈看,让妈妈检查 。我就看书去了,过了不大一会,妈妈说:“别看了,你看看你写的作业,错了一大堆,而且都是粗心错的,你怎么这么粗心呀!”我低着头把作业拿走了 。我仔细一看,果然都是粗心错的 。
在我的生活中,这两种极端的爱缺一不可 。

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怎么写?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我最喜欢读的一篇文章 。
文章记叙了“我”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看完那首诗,不住的夸赞“精彩极了”,“我”得意洋洋;而父亲看完那首诗却批评道“糟糕透了” 。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对“我”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及“我”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中感受到的爱 。
赞扬了母亲那“感性”的爱和父亲那“理性”的爱,这两种爱使我没有骄傲自满,也没有放弃希望,最终走向了成功 。
当我读到“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你引入歧途 。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时我想:现在有的家长,尽管孩子做的不好也尽挑些好听的词来“美言”孩子,孩子飘飘然,甚至自满,最终走向歧途 。这不正是文中句子的真实写照吗?
这是我明白了:不管是批评还是鼓励,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让我门在爱的鼓舞下努力想人生的高峰攀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