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的读后感怎么写?( 三 )


我曾经坐在少年宫的大厅里观察过来来往往的孩子,年龄越小,脸上的笑容越多;年龄越大,表情越凝重 。我很希望我的两个女儿脸上的笑容能够持久些 。虽然在目前的环境下,快乐学习很难成为现实 。但是,多陪陪孩子,多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应该还是能够做到的 。从今天开始,少一点儿灌输,多一点儿沟通,给孩子们的成长多一点儿空间和时间 。

《无声告白》的读后感怎么写?


已过午夜,丈夫和儿子发出轻轻的鼾声,我仍在捧着一本书读得惊心动魄,还差最后三十页,绝对等不得睡一觉的间隔 。小说写得太精彩了,尤其是作为一位母亲,读来更是寸断肝肠 。
这本叫《无声告白》的小说,出自一位美籍华裔女作家之笔,扉页上的她很年轻,也很漂亮,很难想象如此深刻、如此刺痛灵魂的故事是这位优雅、温婉的女士所作 。小说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 。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 。
先说说故事梗概:莉迪亚死了,她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 。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 。莉迪亚的尸体被发现后,她的父亲内疚不已,母亲则一心报复 。莉迪亚的哥哥觉得,隔壁的坏小子铁定脱不了关系,只有莉迪亚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
莉迪亚的妹妹看清了什么呢?
原来,李先生是一位出身穷困的华人移民后代,从小受到排挤、孤立,最大的梦想就是融入白人的世界 。李太太由单身母亲抚养长大,虽是地道的白人,却不愿屈从母亲期望的女性传统角色,她梦想拥有自己的事业,比男人更加卓尔不群 。俩人的结合有爱,也有很深的误解和由误解产生的期待 。等到孩子相继出生,误解越来越深,差点导致家庭的崩解 。此后,莉迪亚就成了维系家庭表面安稳的纽带 。她既要安抚父亲对友谊的渴求,又要满足母亲对出人头地的期盼 。她被亲情绑架,被父母的懦弱压垮 。
在小说中,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梦想,在现实中却都举步维艰 。当成人的梦想遭到现实困境,当成人解决不了自己内心的痛苦,这种愤愤不满,这种失魂落魄,就会转嫁到幼小而柔弱的孩子身上 。
痛苦像瘟疫一样,不但互相传染,还会感染给所有的家人 。当内心的痛苦深藏成秘密,这些秘密就会让家庭产生裂痕 。我想,每个人都难免心意难酬,难免伤痕累累 。但是,这些决不能成为勒索他人的借口,尤其不能转化成催逼孩子的重压 。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有不可避免的困境,都有绕不开的难题,那么,这些都应该由每个时代里的每个人去求索,去抗争 。转嫁痛苦是一种怯懦,自己消化不了,扛不下来,也只好自己认,至少不要让它再去毒害孩子的心灵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封皮上的这行字像针一样刺进你的心里,告诫你:要有勇气活出自己,否则,你不但成为不了他人期待的样子,还会因此自我毁灭,带给他人更大的打击 。因为,每个人的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在别人哪怕是最亲近的人身上也得不到彻底的代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