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读后感怎么写?( 二 )


我们的课堂需要老师的激情,需要用老师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用老师的激情来浸润学生的情感 。我们的窦老师已为我们作出了一个很好的典范,那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激情,对课堂的一种激情,对教育追求的一种激情 。
二、 细节——教学的真知灼见 。
“我该以怎样的姿势站立在讲台上?”这是窦桂梅老师常常自问的一个问题 。也正是她的自问和多思,使她发现了教育过程中的一个个细节问题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就是这些教育细节,使我们可以体会到教育的真谛 。《面对课堂,你准备好了吗》,这是窦老师听了本校几节课后所引发的深思,一针见血地提出现实课堂中存在的弊病;《为什么不敢咬文嚼字》一文,大胆指出了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些随波逐流的不良趋势;《对待教材的两种基本方法》,能够在实际教学之中,向教材本身提出质疑,让我们认识到在我们无权选择课本时,必须清楚自己有权力怎样使用教材等等 。每一颗火花,每一份灵感,都是读书之后的积累,实践之后的升华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课堂,就是由若干细节组成的实践,“如同由字词组成篇章,由音符组成乐曲一样 。没有字词就没有美文,没有音符就不会有乐章,同样,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 。”窦老师就是在细节中记录着教育的真知,在细节中展示着自己的伟大 。
三、底蕴——自我的内心修炼 。
在教学过程中,对“细节”敏锐的发现,常常成为教学中巧妙的切入点;对“细节”的把握,又常常成为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并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亮点 。然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学修养 。窦桂梅老师的自我描述中这样写到:“读书明理,非朝夕之功,而需寂寞的润泽;边行边思,记录着生活,亦书写着人生 。”是啊,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教育的作用 。“教师每天上课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来不及修改,是一次‘快照’,永远定格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也将永远定格在学生成长历史图景中”——这无疑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理:就是理性;想:就是思考;把‘理’和‘想’加起来,就有了理性的思考,那就是理想的课堂 。理想的课堂或许永远都不能实现,但追求理想的课堂却能使我们无限趋近于她,使理想的课堂成为现实课堂的‘极限’ 。”多好的诠释!她是窦老师对“理想”的独特解读 。“对于教材,教师应该有钻进去的力量,又要有飞出来的底气 。”如果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没有精湛的业务能力,一句话,没有厚实的功底,怎么可能有如此深刻的理解?但是怎样提高自己的能力呢?窦老师告诉我们她的做法:“每天都要读书,每天都要记录 。”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的积累,自己才会慢慢成长起来 。“吸纳百家,才能自成一家 。”也许年轻的我们要牢记:读书很重要,学习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