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阅读答案写法怎么样?( 三 )


(5)那个楚国人已经被大家质问得“张口结舌”,已是窘态毕现、狼狈不堪了 。板书:张口结舌
可是光这样批评他可不行啊,我们还得告诉他错在哪里?得帮他总结一下教训 。不然,他下次还会犯的 。
(是啊!要实事求是,不然没人相信你的,到时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6)说话如此,其实做事也是这个道理 。那这则寓言提醒我们以后做事、说话时应该注意点什么啊?请你在旁边写写你从中明白的道理 。谁来说说!
(7)对啊!我们以后说话、做事也要实事求是,讲究分寸,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也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生读道理 。板书: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
五、初识古文,激发兴趣 。
1、这个故事有意思吗?(有)
这么有意思的一个故事,它出自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则寓言,如今它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一个成语——自相矛盾(读) 。
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原文是怎样写的: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
2、练读原文(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
哎,都是古文,你有什么办法读懂它吗?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办法,可以结合我们刚才读懂的课文对照着学,这样很快你就能自己读懂它了 。
3、谁能告诉大家,这段古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用现代语言表达古文句子的意思,句子的形式可以灵活些,不必强求说法一致,意思不错即可 。)
六、联系实际,拓展思考 。
1、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自相矛盾的?
2、看看下列句子有无自相矛盾的地方? 教后反思:
一、关于成语积累的反思
成语的积累训练:自( )( )( ),这部分由于学生参与积极,思维活跃,效果很好,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成语 。
二、精读《自相矛盾》 。
在设计这部分的教学流程时,我是这样想的:
1、解读寓意是寓言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的精神活动 。解读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原文,整体感知课文,概括内容要点;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自己的见解,与文本对话,理解文章丰富的寓意 。尤其不要忘记我们自己可能就是一个本体,从寓言中我们可以读出许多的“自我”来,因为“寓言说的就是你呀 。”而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所在 。
2、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不应局限于教参上提供的一种寓意 。寓言本身蕴涵内容的丰富性和含蓄性,使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样在解读中就会以喻体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不断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