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侦探加一位得力的帮手(华生)是福尔摩斯的故事,两位“侦探”(兄弟两人共同写作)对付罪犯是埃勒里奎因的传说,那么一位侦探对付12位嫌疑人和更多的谜团,似乎只有小胡子侦探波洛 。
不难想象,阿婆的很多其他作品:如《阳光下的罪恶》、《尼罗河上的惨案》等,如果诞生在一些国内推理作者的笔下,很可能会为了猎奇将犯罪场面写得五腥八味 。可是阿婆的文笔在推理作家中是少见的熨帖优美,让我感受到了紧贴于缜密逻辑之中、英伦风味十足的文学美感(暂时没读过连城三纪彦) 。不管是一个接一个离奇死亡的《无人生还》,还是密闭空间中一具尸体、12个嫌疑人的紧急情形,在阿婆的笔下纯粹的恐怖氛围都被瓦解分离,取代之以娓娓道来、不急不慢的叙述 。这虽然不免让一部分人觉得阿婆的文字过于啰嗦,可是如果没有了这样具有层次、不吝心血的描写,也无法施展出这样张力十足的情节起伏,想想如果没有那一页一页的证词、证据展现于你眼前,就算直接告诉我们凶手是谁恐怕也会让人云里雾里 。作为女作家的阿婆有与生俱来的细腻体察感,人物的一颦一笑、一张一弛都能被她精准得捕捉到,《东方快车》中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的“戏精”美国哈巴特老太太,整个案件中的她的动作和形象就像是大街上的的多事老太,一刻也停不下来,波洛对她也是无可奈何 。然而在她真实身份公布之前,我一点也没怀疑过她的“演技”,更无法想象这居然是她的演技 。在阿婆的刻画下,她的乖张和“做作”却显得并不做作,给沉重的案子增添了几分人情味 。
这是阿婆的厉害之处之一 。
另一方面,让我觉得有趣的一点是,在没读阿婆作品之前,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对波洛和马普尔小姐的认知远低于百年来世界读者口口相传的侦探代表福尔摩斯,这也反映出了一个事实:“福尔摩斯”系列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 。但是相比而言阿加莎写的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推理小说,这是毋庸置疑的 。绝大部分她的作品中,推理的笔墨都是详细而循次渐入的,简单领略一下也好,想完全参与到这场推理游戏中更是没问题 。波洛的形象或许并不如福尔摩斯般让读者讨喜,但是,阿婆作品中那耐人寻味的情节和值得仿佛咀嚼的文字美感却如福尔摩斯般流传扎根在我们心中 。在某个慵懒的午后,一杯咖啡,一张椅子,即使再次打开某一本读过的阿婆的书,又会是一场奇妙的探险 。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怎么写?
第一本阿加莎的书,在知道她是写《控方证人》的作者后,又受豆友对她顶礼膜拜般的评论,十分迫切地翻开她的第一本书,之后又买了第二本,第三本 。
- 读《奥运精神伴我成长》有感怎么写?
- 宽恕自己读后感作文怎么写?
- 朝花夕拾读后感六年级400字怎么写?
- 三国读后感作文怎么写?
- 护理工作者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 团队凝聚力的拓展培训体会怎么写?
- 读《长袜子皮皮》有感作文怎么写?
- 难忘的一课读后感作文如何写?
- 参观校园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