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易水送人》原文及翻译赏析怎么写?

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古诗简介
《于易水送人》是初唐诗人骆宾王所写的五言绝句,亦叫《于易水送人一绝》 。易水是地名,本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 。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
翻译/译文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
注释
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 。
此地:指易水岸边 。燕丹:指燕太子丹 。
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 。冠:帽子 。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头发上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 。
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 。没:死,即“殁”字 。
水:指易水之水 。
赏析/鉴赏
清人陈熙晋说:“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骆临海集笺注》) 。这四句话大致概括了骆宾王悲剧的一生 。骆宾王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 。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 。《于易水送人》一绝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心境 。
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写易水送别之事,也道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 。壮士,即荆轲 。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奉命入秦,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 。临行时燕太子丹及众宾客如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临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 。“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 。此时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 。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 。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 。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昔时人即指荆轲 。没,死亡 。荆轲至秦庭,以匕首击秦王未中,被杀 。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 。一轻,一重,一缓,一急,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 。陶渊明曾有《咏荆轲》诗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表达了对荆轲的崇敬与惋惜之情 。宾王此诗,同陶诗交相辉映,但在意境的创造上更为含蓄有味 。“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 。首先,“寒”是客观的写景 。此诗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 。其次,“寒”是对历史的反思 。荆轲这样的古代英雄,虽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肃然起敬,诗人是怀着深切缅怀之情的 。荆轲其人虽然早就不复存在了 。可这位英雄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英风义概还在,作为历史见证的易水河还在 。诗人面对着易水寒波,仿佛古代英雄所唱的悲凉激越的告别歌声还萦绕在耳边,使人凛然而产生一种奋发之情 。复次,“寒”也是对现实的概括 。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 。“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咏怀》)的骆宾王,有着远大志向,他愿洒满腔热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然而现实是“天子不见知,群公讵相识”(《夏曰游德州赠高四》),生不逢时,沉沦寂寞,诗人心中充满孤愤不平之气,如易水河一样,悠悠不尽 。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 。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