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设计范文有没有?( 二 )


一、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空 。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偏重于“学”的研究(三新活动中的“新学法”)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传授者,而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数学知识的建构者 。师生角色的的变化,使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了质的飞跃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 。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这题材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也就是和学生的现有认知状态有一个适度距离(潜在距离),学生在这种状态下的探究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本节课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索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
二、利用课件,激发探究兴趣、提高探究效率和培养探究能力 。
课件动感的龟兔赛跑把全体学生引入课堂,理解了课题的含义、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激发了探索的兴趣 。课件的几次龟兔赛跑的介入,并逐级演示,再加上老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观察思考有机结合,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圆周长的含义,明确学习目的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
运用课件设计自学内容,大大节省了板书所用的时间,使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效率得以提高 。正方形周长和圆周长比较,大圆周长和几个内切小圆的周长和比较 。通过课件的演示,对于引导学生说理,理解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的探究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三、巧妙设计练习,照顾全体,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本节课的练习全部是要利用课堂所学的内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特别是通过小组学习形式让学生利用圆周长的知识举出能解决生活中哪些有关圆周长的知识这一开放性题型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照顾了不同层面的学生 。学生所举的例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
运用了探究式课堂教学 。上课后,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我进一步深思 。例如怎样设问、问题开放到什么程度、信息技术怎样完美地和课堂整合、教学理念的进一步改变……
探究式课堂是否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 。
附:评析意见:
对于刘老师上的《圆的周长》一节课,我们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观念新,意识强,效果好” 。从教学设计中和教学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刘老师的教学理念很先进,对“新课程标准中的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有深刻的认识,也体现出较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