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案范文有没有?( 五 )



《兰亭集序》教案范文有没有?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 ,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旷达胸怀 。
2、通过朗读训练 , 体会本文清丽流畅、骈散结合的特点 。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 。
2、本文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
【教学课时】
1课时 。
第一课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
书法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我国书法史上 , 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 , 如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 , 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件件美不胜收的书法精品 , 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 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现在 , 我们来欣赏一件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书法作品 , 它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 , 书法上也称《兰亭序》 。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生朗读课文注释① 。
提醒学生注意课后小短文 。
《兰亭集》中的诗 , 到了现在 , 除了搞专门研究的人外 , 一般人了解甚少 , 而王羲之这篇序却声名远播 , 流传千古 , 除了它书法上的极高成就外 , 恐怕也有其内容上的原因 。我们今天不妨就来一起学习王羲之这篇文质俱佳的《兰亭集序》 。
三、教师范读课文 ,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多媒体显示:兰亭和兰亭有关的幻灯片)
我们先来看几幅有关图片 , 然后一起听老师朗读课文 , 同学们可一边听朗读 , 注意句读和语气 , 一边整体感知品味这篇课文 。
三、朗读品味 , 分析内容
1、齐读课文第一段 , 分析:
问:这一段作者记叙了兰亭盛会 , 同学们找找看 , 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答: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与会者等 。并有写景、叙事和抒情 。
进一步明确写景、叙事和抒情的语句 。
(略)
再明确层次 。
(层次不必过细 , 只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已 。)
归纳第一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乐 。
再读课文第一段 , 要求读准句读、读出语气 , 师略作点评 。
2、个别朗读课文第二段 , 分析:
学生归纳第二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痛 。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痛?
(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
答:所之既倦 , 情随事迁 , 感慨系之 。向之所欣 , 俯仰之间 , 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 , 终期于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