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将相和》教学设计怎么写?(14)


生:我觉得不是很有礼貌,秦王很生气,对他又无可奈何 。
三、师结
秦王本想杀了蔺相如,愚弄赵国,可反而被蔺相如捉弄了,他现在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来了 。“完壁归赵”这件事可见蔺相如多么机智、勇敢啊!为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他立下大功,受到赵王重用,被封为上大夫 。几年之后,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秦王的用意又是什么呢?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有何表现?同学们谁有什么想法告诉大家?
1、联系上下文,学生可能说出秦王一定想在渑池之会上报上次没有得到和氏璧的仇恨 。赵王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 。可赵王还是去了并带蔺相如随行 。
问:秦王为什么让赵王鼓瑟?
生:秦王想借此侮辱赵王,贬低赵国的地位 。
师:蔺相如是怎样做的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
生: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赵国的尊严,蔺相如逼秦王为赵王击缶 。
师:这叫什么办法?
生: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2、老师出示句子:
“您跟我只有五步远……拼了!”怎样读这个句子,才能把蔺相如的勇敢精神读出来 。(生气地说:“……”;怒气冲冲地说:“……”;怒发冲冠地说:“……”;咬牙切齿地说:“……” 。
3、教师点拨:
最后秦王被逼无奈只好为赵王击缶,蔺相如叫人记录下来 。渑池之会这场政治斗争是打成平局,还是决出胜负?
教师先出示补充缶瑟特点的课件,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
生:我看他们是平局,因为……
生:我看赵国占了上风……
教师点拨: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的确渑池之会上赵国占了上风,这场斗争的胜利归功于谁?
生1:归功于蔺相如,因为……
生2:廉颇也有功劳,……
生3:他俩都有功劳,是廉颇、蔺相如的密切配合,才出色完成任务 。
师:文章学到这儿,双方的斗争真是太激烈了,你想对蔺相如、廉颇说点什么?(鼓励学生勇敢地畅所欲言)
4、教师过渡:
同学们说的太好了,既注意到蔺相如,又考虑到了廉颇 。蔺相如机智勇敢地与秦王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又一次维护了国家尊严 。为赵国立下大功,被封为上卿 。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造成将相不和,引出了文中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 。
四、通过看“负荆请罪”的录相,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
学生自己能够知道了什么?有没有不理解的问题?
1、引导学生对录象的内容进行口述,适当加入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点拨 。(性格直爽,知错就改)(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