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将相和》教学设计怎么写?(12)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
(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
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得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
“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这是有勇 。
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
(2)到了举行点礼那一天,蔺相如
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
自读这段话体会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
(3)“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
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 。渑池会上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得什么特点?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维护赵国的尊严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 。”──不畏权势
(4)综上所述,蔺相如靠的并不是一张嘴,学生总结靠着聪明才智、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暴的精神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
3、廉颇开始很不服气,后来背上
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是什么原因让他改变了呢?
出示: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廉颇听了这话心里在想什么?
4、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这时候两人相见会说些什么呢?
5、你认为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为人坦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美好品质 。
2、分清每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
3、把三个小故事任选一个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
【教学重点】
1、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 。
2、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
3、品词析句,联系上下文,学生讨论交流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
【媒体设计】
录相带、投影片及相关的课件 。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思路〗
通过第一课时和课下比较充分地阅读全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联系全文评价故事中的人物,适当加入自己的褒贬态度;然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时,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通过教师梳理,理出那些围绕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供学生讨论 。弄清“将相和”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的联系;最后总结全文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