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怎么写?( 四 )


第七课 戊戌变法
重点:康梁的维新思想、戊戌变法及评价 难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戊戌变法的评价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综合法;教学用具: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9世纪末 , 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表现 , 侵略的加深引起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化?”由此 , 导入“戊戌变法的背景”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在学生回答 , 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所引起的中国社会变化后 , 教师进行总结: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指导学生采用烈纪年表的方法 , 将基本史实理清 。在理清史实后 , 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
在理清史实后 , 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
讲《新学伪经考》 , 先通过阅读注解 , 明确“新学”“伪经”作为历史名词的概念 。随之强调 , 康有为是以维护孔子的名义进行的 , 以考据辨伪的方式 , 通过指斥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理论基础)的古文为伪造之作 , 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的祖训 , 反对变法的理论根据 。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康有为为什么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思想?在学生分析讨论时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根源、康有为的思想根源、社会现状等方面思考这一问题 。
同时 , 教师应指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是由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的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 使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 , 显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大的优势 。伴随着侵略势力的深入 , 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政治学说和制度传入中国 , 这一切都是客观存在 , 必然反映到康有为的头脑中 。而其思想的主体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 所以 , 康有为主张的仅是清朝封建统治下的变法 , 而反对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三、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相关的小字内容 , 并根据此内容归纳论战中双方的对立观点 , 制成表格 。对照论战的三个问题 , 启发学生认识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作用: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四、百日维新
通过提问、回答、归纳讲述 , 使学生在明确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时 , 掌握章节之间内容的内在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