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思路:第
一、二两段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第
三、
四、五段以静为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
六、七段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一段,水到渠成,加以总结 。2.欣赏品味,延伸提高 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品味 。
(1)文章前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这三个例子的作用是否一样?
明确: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 。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由此引入论题 。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从静态入手论证中心论点 。例三从动态入手,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非常精练、准确,既缺一不可,又不显丝毫累赘 。
(2)文章在第三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如何明确的? 明确:文章
三、四两段可以看成一个句群,共有7句话,第①句承前文揭示中心论点,第②句岔开,稍带一笔说到“咬文嚼字”的另一面,因非作者主攻方向,一句便打住,第③句又承第①句稍微展开,第④句承①③句说明原因,第⑤句进一步申说,第⑥句和第⑦句运用事例从反面证明 。句句写来,严谨缜密,无懈可击,可见作为桐城派有深厚古文根底的朱先生文章的雅洁谨严 。
(3)我们提到第一个事例是引入文章论题,直至第三段才提出中心论点,论题和论点有何区别?
明确:论题只是要论述的问题,它多用短语和非判断句、非陈述句来表达,只是用来框定、指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必须用判断句或陈述句明确表达,论点围绕并点击论题 。(4)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观点,让学生自由评述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
参考提示:一般人不大重视语言修养,用一种粗枝大叶的态度对待语言文字,不注重对文字的推敲,甚至白字连篇,语病百出 。读朱光潜的文章,会受到很大的触动,原来语言文字是那么微妙的东西,用这个字,还是用那个字,一句话这样说,还是那样说,竟有那么大讲究 。因此“一字不肯放松”,养成咬文嚼字、随处留心玩索的习惯,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就有希望逐步提高 。再者,就是平时很注意品味语言的人,读了朱光潜的文章,也会感到自己的功夫还很欠缺,从文章精辟的分析中可以领悟到怎么品味语言才算到家 。因此,课文对于人们提高语言修养也具有很大的教益 。
- 体育教育毕业生自荐书怎么写?
- 大学毕业留言集--我的大学怎么写?
- 七年级教学计划怎么写?
- 小学生元旦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 幼儿教师考核述职报告怎么写?
- 学校运动会广播稿:跑步写法怎么样?
- 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写?
- 大学生驾校社会实践报告写法怎么样?
- 元旦幼儿代表简单经典发言稿怎么写?
- 最新幼儿园预防交通安全应急预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