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个人感悟范文有没有?( 九 )


而从《傅雷家书》联想到自己的父母 , 心中有种说不上的酸楚 。父母们一辈子的操劳 , 为了谁?他们虽然无法像傅雷那样与自己的子女沟通 , 可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传达他们的关爱 , 半百的年纪 , 渐渐花白的头发 , 爬上眼角的皱纹 , 长满老茧的双手 , 还有那双时时充满期盼的眼睛 , 几十年如一日 , 他们一直都在用自己的爱呵护着我们 , 面对我们的不解与叛逆 , 他们又偷偷的流过多少泪水 , 但还是坚强的给予理解 , 微笑相对 , 其实他们的唠叨和教诲是对我们最最深切爱的诠释 , 我们需要做的是理解他们的爱 , 感恩他们的付出 , 用我们的努力和成绩让他们感觉到欣慰 , 最后感谢全天下父母毕生的操劳!
《傅雷家书》是由傅家的185封家书组成 , 整本家书 , 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大部分是傅雷暨夫人写给远在大洋彼岸的儿子傅聪的信 。傅雷用自己的方式教育除了两位人才 , 一位钢琴家 , 而另一位 , 则是远近闻名的英语老师 。
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 , 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诲 。而傅雷夫妇的这种爱 , 体现在着字里行间中 。
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 , 博学 , 正直的学者 , 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 , 极富个性的成功的父亲 , 在他对儿子的信中 , 多数体现的是他叫儿子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 , 先会做人 , 再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 这体现的是他这个做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 。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 。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 , 养了十几年 , 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 , 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 , 望女成凤 , 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 , 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 。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 , 可他们想过没有 , 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 , 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 , 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 , 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 。傅雷悟通了 , 他的晚年虽然由于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 , 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 , 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
现在 , 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 , 因此 , 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