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河一湾碧水绕山城


太子河一湾碧水绕山城

文章插图
太子河畔的本溪市一角 郭韬摄/光明图片
太子河一湾碧水绕山城

文章插图
本溪水洞 郭韬摄/光明图片
太子河一湾碧水绕山城

文章插图
太子河边的生态步道 林林摄/光明图片
太子河一湾碧水绕山城

文章插图
本溪观音阁水库 郭韬摄/光明图片
太子河一湾碧水绕山城

文章插图
太子河上赛龙舟 林林摄/光明图片
【聚焦城市治理 在水一方·本溪】
太子河古称衍水、大梁河、梁水等,相传秦统一六国时,燕太子丹以荆轲刺秦王失败而在衍水自尽,为纪念此事衍水又称太子河 。
太子河源头有二,分南、北两支,南支发源于辽宁本溪县东营房乡草帽顶子山,北支发源于抚顺市新宾县平顶山乡红石砬子山,南北两支在本溪县南甸子镇合流汇入观音阁水库 。太子河水脉蜿蜒如龙、气贯长虹 , 观音阁水库下游为太子河干流,奔流不息,贯流本溪、辽阳,在辽宁海城三岔河处与浑河相汇,注入辽河,最终流入渤海 。
站在本溪枫叶广?。?眼前的太子河烟波浩渺、一碧万顷 。近年来,本溪市实施“碧水工程”水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6座景观蓄水工程、市区20公里的汇水河段,形成5平方公里景观水面 。人们在这里玩航模、放风筝、散步、健身,每逢端午节还要赛上龙舟,一年一度的枫叶节更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 。每年都有成群结队的赤麻鸭、斑嘴鸭、绿头鸭、罗纹鸭、红头潜鸭等候鸟来到太子河流域越冬,经常可见白天鹅、白鹭、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嬉戏欢歌 。如今,本溪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往昔“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蜕变为“看不够的城市” 。目前正在建设太子河“百里生态水长廊”,人水和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景可期 。
太子河充沛丰富的水资源与生物资源相互涵养,山、水、林、泉、洞 , 犹如珍珠项链,串联在辽东山水间,构成东北罕见的纵横水网 。“本溪因此成为城市版的‘水立方’ 。”本溪市水务局副局长叶长全形象地描述 。在“生态立市”战略推动下,本溪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 国控、省控断面水环境质量达标比例全省第二 , 绿色发展指数全省第一 。本溪成为国家水源涵养重要区、辽宁“水塔”,境内河流251条、水库29座,辽宁省“东水济辽”工程设计本溪年输水能力达40多亿立方米,受水地区覆盖辽宁全省13个市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代表了坚韧、灵动、绵延、包容、博大、润泽,这就是我们的城市精神” , 本溪市委宣传部边娜如数家珍地介绍 。
太子河从远古奔腾而来 , 承载历史 , 孕育文明 。古人逐水而居,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的庙后山遗址,被称为“东北第一缕炊烟升起的地方” 。太子河沿岸考古发掘出众多新石器、青铜器,是东北地区不可多得的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 。旧石器以及青铜时代、战国、汉唐、金元、明清的文化遗存星罗棋布,道不尽鼓角争鸣、桑海沧田 , 成为本溪博物馆里的一件件文物,流淌出北方历史的铿锵韵味 。
基于东北特殊的纬度和气候 , 本溪水质尤佳,盛产红酒、冰酒,铁刹山白酒、龙山泉啤酒、野山力饮料、刺五加茶饮品、山里红汁 , 还有漫山遍野风味独具的山野菜,成就了“舌尖上的本溪” 。“本溪有很多故事,是文化创意和生产的资源宝库”,本溪市文化产业商会会长杨志峰在《本溪故事》旗舰店自豪地说 。
从一百多年前的渔歌唱晚,到桓仁原木顺流而下 , 再到桥头细河边水车驱动的香磨坊、辽砚工坊,时婉约时豪放,浪潮虽然东流去,但毕竟曾经与这座城市古老的产业如影随形 。近代,本溪是中国工业发源地之一,太子河畔的本钢承载着百余年钢花飞溅的强国梦;邻近沈阳的中国药都 , 北沙河环绕的生物医药产业,记录着当下这座城市的壮志雄心;做足水文章,发展冰雪经济、温泉产业等亲水业态,山城人在全域旅游城市建设中开拓奋进 。
【太子河一湾碧水绕山城】“本是万物之根,溪乃四海之源”,本溪正在走“工业强市、文旅兴市、生态立市”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的生态发展之路,太子河水还会更加澎湃、激荡、奔腾 。只盼潮生 , 期待这座城市的远大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