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之梦》读后感800字如何写?

读 《 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 》 有感
在暑假期间我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籍 。一直以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被固定在一个思维模式里:“我只是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老师,我的职责仅仅是勤勤恳恳的备课,勤勤恳恳的上课,勤勤恳恳的批改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单调的工作 。书中,作者对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作了深度的阐述;同时对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及父母也作了形象地描述 。我意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理想”应该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 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 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 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 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
激情、诗意、机智、活力、恒心的源头活水是崇高理想,也是使理想变为美好的现实 。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 。”作者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把他的教育理想书写在《新教育之梦》之中,在他的眼中,教育是一首命名为热爱和未来的诗,教育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梦想 。一番翻阅之后,他超凡脱俗的热情和诚恳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在书中,他是这样向我们畅谈着远大的教育理想,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伟的教育蓝图 。
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教育理想”扎根教育的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词汇——德智体美劳课程、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的至爱、激情、理性和建设态度,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教育主张 。这样的教育著作因其避免了过多“博大精深”的理论阐述和学术语汇的堆砌而能直指教育实践本质,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共鸣,成为广受欢迎的教育学著作 。
所谓理想,就是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 。朱永新先生凭着对教育的至爱和理解,利用自己游学讲学、出访考察的机会,以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多重身份和国际视野、专业眼光,向我们介绍、描绘了一幅幅理想教育图景:比如在《理想的学校》中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全世界十所最好的特色学校;在《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中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苏州、上海、南京等地有声有色的学生社会活动、体验教育基地;在《理想的校长》中干脆自己提出创建校园文化氛围的具体建议……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理想之所以不是空想或幻想,就在于它是有根据的(扎根成功的教育实践),它是合理的(符合教育发展要求) 。至于在书中俯拾即是的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等教育素材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对一切与教育沾边的人而言,《新教育之梦》是一本现代气息浓厚的教育资讯集,一本如何做好教师、好校长、好学生、好家长的“教育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