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皇帝的墓葬群,13陵是哪个皇帝的陵墓

1、13陵是哪个皇帝的陵墓13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寝建筑群,共有十三位皇帝 。十三位皇帝分别是: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毅宗 。
13陵皇帝的简介:
1.明成祖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皇帝指的是朱棣(年号永乐)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 。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
2.明仁宗是明朝第四位皇帝 , 仁宗皇帝指的是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成祖朱棣长子 , 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明朝第四位皇帝 , 年号洪熙 。
3.明宣宗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宗皇帝指的是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 , 号长春真人,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 , 明朝第五位皇帝(1425年5月29日-1435年1月31日在位)、书画家,年号“宣德” 。
4.明英宗是明朝第六位皇帝 , 英宗皇帝指的是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男,汉族 , 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 。
5.明宪宗是明朝第八位皇帝 , 宪宗皇帝指的是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男,汉族,原名朱见深,后更名为朱见濡 。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 。在位二十三年(1464至1487年),年号成化 。
6.明孝宗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皇帝指的是朱祐樘(年号弘治) 。明孝宗朱祐樘 (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 , 男,汉族,1487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 , 生母为孝穆纪太后 。
7.明武宗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皇帝指的是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 , 男,汉族,明朝第十位皇帝,1505年—1521年在位,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 。年号正德 。
8.明世宗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皇帝指的是朱厚熜(年号嘉靖)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6年),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明孝宗朱佑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5月27日 —1566年 在位),年号“嘉靖” 。
9.明穆宗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载坖 。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明朝第十二位皇帝 , 1566年—1572年间在位,年号隆庆,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 , 母杜康妃 , 嘉靖十六年正月二十三日生 。
10.明神宗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 。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 。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
11.明光宗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汉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 。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孝靖皇后王氏 。
12.明熹宗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30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 。16岁即位 , 在位七年(1620年-1627年) 。
13.明毅宗是明朝第十六位(末代),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 ),男,汉族,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0月2日-1644年4月25日在位),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 。
十三个陵的十三个陵墓:
长陵:是明朝第3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是十三陵中建造时间最早 , 建筑规模最大 , 地面建筑保存最好的陵墓 。
献陵:是明朝第4位皇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
景陵:是明朝第5位皇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和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 。
裕陵:是明朝第6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
茂陵:是明朝第8位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
泰陵:是明朝第9位皇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
康陵:是明朝第10位皇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 。
永陵:是明朝第11位皇帝世宗肃皇帝朱厚熜和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
昭陵:是明朝第12位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坖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
定陵:是明代第13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的合葬陵墓 。
庆陵:是明朝第14位皇帝光宗贞皇帝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
德陵:是明朝第15位皇帝熹宗悊皇帝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
思陵:本是明朝第16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的宠妃田贵妃之妃园寝 。当他在景山上吊自缢后,李自成命人将其和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贵妃之墓,并改名思陵 。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的介绍: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明十三陵的地理位置: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 。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 , 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
明十三陵的由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 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 。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 。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 , 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 , 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 。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 , 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做了皇帝 。朱祁钰被害死 , 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 , 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 。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 。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 ,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皇帝的墓葬群,13陵是哪个皇帝的陵墓

文章插图
2、北京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墓地 ,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 , 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
2.明十三陵,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十三陵建造的顺序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长陵和定陵 。长陵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 。高耸的明楼,是长陵的标志 。
拓展:
十三陵为什么没有盗墓?
明十三陵不被盗,跟选址也有很大的关系,明十三陵的位置靠近北京城区,那里人口相对比较密集,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不会有人特别猖狂明目张胆的去盗墓 。清军入关以后,想要得到民众的认可,就要好好处理前朝留下来的事情,中国一直是以孝道著称的,挖人坟墓这种举动势必会招来全国上下的不满 。而为了笼络人心,清朝不仅没有对明朝的陵墓进行破坏,反而是好好地保护了起来 。
十三陵为什么只开放三个?
原因:其他的陵寝由于距今的年代较远,且都年久失修,很多都残破不堪,连最基本的明楼 , 隆恩殿也都倾覆了,所以根本不具备开放参观的条件,且交通不是很便利,在加上未开放的那些皇帝们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都很陌生,基本脸熟的几个也都开放了,所以十三陵只开放三个 。
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2位太监,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
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 。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 , 中部为平原 , 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 , 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 , 其间230多年 , 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17]  。截止2021年 , 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康陵 。
2021年4月28日 , 北京明十三陵康陵首次向游客开放
自2022年5月30日起,明十三陵景区正式恢复对外开放 。
名称由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 。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 。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 , 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 。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 , 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做了皇帝 。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 。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 。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
十三陵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 , 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
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皇帝的墓葬群,13陵是哪个皇帝的陵墓

文章插图
3、十三陵是哪朝的皇帝墓葬?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墓地 。
明十三陵,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 , 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明十三陵是明成祖朱棣时期开始修建的,而且还是在明成祖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转移到北京之后才有的想法和打算 。因此第一位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自然是不会葬到北京明十三陵中的 。
十三陵的特点
明十三陵是个统一的整体,而各陵又自成一体,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 。陵与陵之间距离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 。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各陵均呈扇形分列于长陵左右 。十三陵中目前仅开放有“长陵”、“定陵”、“昭陵”和“神路” 。
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皇帝的墓葬群,13陵是哪个皇帝的陵墓

文章插图
4、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皇帝的墓葬群十三陵内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两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和两位太监,明代术士认为 , 十三陵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 。
现如今 , 明十三陵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陵寝建筑群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春秋季节是最佳旅游时间 。
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 , 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 , 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
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皇帝的墓葬群,13陵是哪个皇帝的陵墓

文章插图
5、十三陵是什么朝代的陵墓 十三陵是什么朝代的陵墓
十三陵是什么朝代的陵墓,根据不完全统计,从古至今留下了皇上陵寝数以千计,但是留存至今的皇陵屈指可数 , 其中储存最为完整、面积最为庞大的莫过于北京的明十三陵 。以下分享十三陵是什么朝代的陵墓?
十三陵是什么朝代的陵墓1
明朝
北京的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陵墓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 , 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
北京的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陵墓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 , 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 。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截止202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康陵 。
帝陵分布: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
名称由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 。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 。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 。
后英宗被放回 , 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 , 搞了一场“夺门之变” , 英宗复辟,又做了皇帝 。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 。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 。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
十三陵是什么朝代的陵墓2
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 。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西北50km处的昌平区境内,是明朝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 。陵区占地面积80km2,是当今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陵墓建筑和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
十三陵的营建始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止于清朝初年,历时200余年 。依陵寝营建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长陵(永乐皇帝陵)、献陵(洪熙皇帝陵)、景陵(宣德皇帝陵)、裕陵(正统皇帝(即天顺皇帝)陵)、茂陵(成化皇帝陵)、泰陵(弘治皇帝陵)、康陵(正德皇帝陵)、永陵(嘉靖皇帝陵)、昭陵(隆庆皇帝陵)、定陵(万历皇帝陵)、庆陵(泰昌皇帝陵)
德陵(天启皇帝陵)、思陵(崇祯皇帝陵) 。陵区内除葬有13位皇帝外 , 还葬有23位皇后、1位皇贵妃以及数十名殉葬的宫人 。此外,陵区内还建有7座妃坟园寝(东井、西井、万贵妃坟、悼陵、四妃二太子坟、贤妃坟、郑贵妃坟及二李、刘、周四妃坟)和1座太监陪葬墓(王承恩墓) , 以及为帝后谒陵服务的行宫、苑囿等各式建筑 。
在陵域周围的10个天然山口(东山口、中山口、榨子口、西山口、德胜口、雁子口、锥石口、贤庄口、灰岭口、老君堂口)处修筑了城垣、拦马墙等防御设施,以保陵区安全 。
明代皇陵的营建分为卜选陵址、拟定规制、备料施工等几个步骤 。卜选陵址是陵寝营建的首要环节 。一般先由卜选官员即朝中一、二品官员率风水堪舆人员依据风水理论,“外观山形,内察地脉”,经实地勘察后,选出一处或数处“风水吉壤” , 上奏皇帝 , 必要时还要画出图样,贴上说明,最后由皇帝裁定 。
成祖朱棣称帝后即有从南京迁都北京的打算 。明永乐六年(1408年),朱棣命令礼部尚书赵羾带领江西术士廖均卿等人来到北京附近踏勘陵地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昌平境内的黄土山找到了万年吉壤 。朱棣遂封黄土山为天寿山,降旨圈地方圆80里作为陵区禁地 。
明十三陵陵寝布局不是按照《周礼》左昭右穆的方式,而是以尊者居于主脉,卑者居于从脉(余脉)的布局排列的 。长陵是十三陵的首陵,位于天寿山主峰中部,其他各陵分列其左右 。
十三陵中长陵最大,永陵、定陵次之,思陵最小 。陵寝建造方式可分为三种:一是皇帝生前所建陵,规模大且装饰华丽(如长陵、永陵、定陵);二是由嗣帝所建陵,因有先皇“从俭建陵”的遗诏或受葬期、国力的.影响,规模小且比较简朴(如献陵、景陵);三是皇帝生前未来得及建陵,改朝换代后由下一朝代营建(如思陵) 。
明十三陵以规模宏伟壮观、陵园体系完整、布局庄严和谐、景色优美静谧、风格典雅古朴著称于世 。1957年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82年,十三陵和八达岭作为一个完整的风景名胜区又被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 。2003年7月3日,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经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十三陵是什么朝代的陵墓3
每个朝代的皇陵有什么特点
帝王陵墓规模宏大,地位至高无上,是墓葬中等级最高的,浓缩了当时的政治制度,礼制思想,地理环境,建筑艺术等 。也是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体现 。
人们认为,帝王陵墓风水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子孙繁衍,朝代的更替,国家的兴衰 。所以历代帝王对陵墓的选址非常重视,他们会耗费很大精力,人力,物力去选择最好的陵址,随后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修建豪华的陵墓 。
每个朝代的皇陵风格不一样,这跟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有关!
统 一稳定时期的秦汉 , 唐宋,明清三个阶段帝陵选址明显体现着开放式,半开放式,理想主义封 闭式的陵域环境特征 。而魏晋南北朝和辽夏金两个动乱分裂时期 , 其帝陵选址和布局的特征介于开放与半开放,半开放与封闭式之间,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 。
秦汉时期陵墓选址主要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视野开阔的高敞台地为陵域 。(比如秦始皇陵以及西汉诸陵) 形成早期特有的风水观念 。
秦始皇陵位于骊山脚下,除礼制因素之外,便是这个地方的风水比较好,骊山更能满足其巍峨高大的心理需求,山前黄土层深厚适合深挖建陵,土质致密,承载力强等均为好风水的表现 。西汉帝陵选在河谷北岸的高地,东西成条形布局,充分表现出开放式的风水思想 。
魏晋时期政权更迭频繁 , 一度实行薄葬,现在很少发掘出这个时期比较豪华的墓葬 。还有种说法,当时太乱,如果厚葬,刚埋下去没多久就会给他挖出来 。这个时期风水理论也比较纷繁复杂 , 帝陵都选在都城附近的山腰或者山麓 , 这个时期的影响比较明显 。
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南朝帝陵在东晋风水理论形成以后多次恢复秦汉厚葬的制度,再加上南京丘陵河谷纵横交错 , 降水很多 , 地下水位较北方高出不少 。因此帝陵都被迫向海拔高的山脉地区选 。北朝由于是少数民族居多,其丧葬方式颇具草原游牧民族特色 。
北朝和唐陵遵魏晋制度皆依山为陵 , 开始注重陵园周围的山川,水流形势 。这一时期 的帝陵选址呈现出一种依山面水,融合周围山水形势的半开放式形态 。北朝以及唐朝皇帝陵墓大都依山而建 , 更注重陵墓周边的环境以及风水!
巩义宋陵卜选遵循“五音姓利”之理论,陵址位于地势较低之处(据说是赵匡胤用一直箭选择的陵址),陵墓都是面山背水,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陵墓造型 。同时这个时期的陵墓逐渐制度化风水理论的系统化对帝陵选址的影响大为增加,因而北宋皇陵陵区的选址变现出和魏晋唐不同的另外一种风格 。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因为南北环境差异,南宋的皇陵又展现出一种新的风格!
辽 , 金,西夏属于游牧民族,帝陵的选址模仿中原王朝,同时保留着浓厚的本族特色 。辽国帝陵遵循了祖陵好山陵的习俗,西夏皇陵受到中原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金帝陵作为北京最早的皇陵群,受到了北宋和辽国的影响 。吸取了其中的优点,摒弃了周围开阔的开放式格局 。这一时期的帝陵选址和布局体现出由线转点,点线结合的特征,表现出来更多的封闭式陵域环境特点 。
明朝皇陵选址最注重风水,南京孝陵先不说,明十三陵从朱棣开始 , 当年朱棣徐皇后去世后,他早有迁都打算 。于是让人去北京选择祖陵 , 最后找到了万岁山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作为明朝的祖陵,最大程度按照“ 寻龙、查砂、点穴、观水、 立向”之原则卜选,不论陵群,还是单个帝陵要求更严 。
清东西陵选址承袭明制,在“ 地理五诀”的基础上更为细致,对陵址环境要进行“ 望气”,“验土” 。这一时期风水理论与陵址选择的关系最为紧密,影响最大,表现出帝陵选址思想的系统化,制度化,细致化 , 体现出一种理想主义封闭式的环境追求观 。
帝陵选址对于风水理论依赖以及变化的阶段性,深层次的折射出帝王们对于完美主义陵墓环境的追求心里 , 而陵墓本身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表现出陵址选择 中追求一种极度完美主义理想环境选择观 。
【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皇帝的墓葬群,13陵是哪个皇帝的陵墓】 古代帝王选择陵墓根据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创造出不同的陵墓风格 , 但大多数是按照风水格局来选择的,为的还是后世子孙能够繁荣昌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