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降费落地管理费率 银行公募理财政策


公募基金降费落地管理费率 银行公募理财政策

文章插图
近期,兴银理财、中银理财、杭银理财、华夏理财、北银理财、中邮理财等十余家理财公司对旗下产品的多重费率进行了调降,部分产品“0费率”再现 。
同时,基金公司也在全面降低各项费率,6月以来就有至少10家公募基金公司宣布将旗下基金产品费率下调,多只产品出现了多种费率同时下调的情况,部分产品费率下调了50%以上 。
整体看来,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的产品费率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关分析人士指出 , 费率下调一定程度上将增强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两种产品的降费潮将推动市场良性竞争,更好地服务投资者 。但需注意,费率并不是决定产品投资价值的唯一因素 。
部分理财产品费率降至0
“买理财产品一定要注意合同中的费用 。”有投资者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其购买的两款银行理财产品,经计算,合计费率在0.4%—0.6%之间 , “偶然查看合同才发现有这个费用 。”
投资者对理财产品费用的忽视一方面是源于未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产品合同,另一方面,《华夏时报》采访人员咨询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得知,多数理财产品在展示业绩时实际已扣除了费用,这或许也是许多投资者对此费用没有感知的原因之一 。
而近期 , 采访人员注意到,兴银理财、中银理财、杭银理财、华夏理财、北银理财、中邮理财、宁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浦银理财、徽银理财、交银理财等十余家理财公司对旗下产品的多重费率进行了调降,部分产品的部分费率甚至降为0 。
6月28日,光大理财发布一则公告,将“阳光金私享增利稳健天天购(200天最低持有)”理财产品管理费率由0.5%(年化)降至0.4%(年化) 。
自6月28日起,兴银理财也将“添利天天利1号”E、F两只产品的投资管理费、托管费和销售服务费分别调降,调降后 , 两只产品的投资管理费、托管费分别从0.30%、0.03%降至0.01%、0.01%、0.01% 。
6月26日,中银理财也公告,将“中银理财-稳富(季增益)004”产品B份额销售服务费率由0.30%(年化)下调至0.10%(年化) 。
中邮理财还在产品到期收益率高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情况下,将多只产品收取浮动管理费(超额业绩报酬)的比例由80%降为0 。
此外,宁银理财将“宁欣天天鎏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1号-C份额”的固定管理费从此前的0.4%降至0;光大理财在优惠期内将“阳光橙增盈稳健1号”理财产品免收取赎回费;建信理财也将旗下3款产品的管理费率从0.1%下调至0 。
整体来看,理财公司的费率优惠涵盖固定管理费、浮动管理费、销售服务费、理财产品赎回费等 , 多只产品出现了多种费率同时下调的情况 。
在调降幅度上,部分产品的部分费率下调幅度达到了40个基点,费率优惠的时长则从1个月到1年不等 。
从进行费率优惠的产品类型来看,固定收益类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居多 。
从费率优惠的原因来看,各家理财公司给出的理由也不尽相同 。如光大理财在部分公告提到是“为更好地服务新老投资者,降低投资成本,优化投资体验”“根据该产品说明书约定及当前市场利率情况”,华夏理财称“根据市场情况及产品运作情况”,徽银理财则表示“为让利投资者” , 建信理财表述为“为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服务”等 。
银行理财积极费率创新
银行理财产品进行费率优惠并非首次 。自去年银行理财市场破净潮以来,理财公司不断有降低产品费率的举措 。
今年5月份 , 招银理财推出一款产品 , 提出“不盈利不收管理费”,即“产品累计净值低于1,不计提管理费”,作为银行理财产品费率机制的创新 , 引起行业关注 。
但实际上,不收管理费并不意味着完全不收费 。据了解,当前银行理财产品收取的主要费用有销售费、托管费、固定管理费、浮动管理费(超额业绩报酬)、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以及理财产品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其他费用 。
而理财产品的费率优惠往往针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此外,许多理财产品设有的“超额业绩报酬” , 只有在产品收益率到达产品说明书设定的条件时,才会额外收取浮动管理费 。
《华夏时报》采访人员注意到,建信理财在下调产品固定费率的同时,也上调了超额业绩报酬的计提比例 。这意味着产品业绩表现较好时,其收取的费用也可能更高 。
【公募基金降费落地管理费率 银行公募理财政策】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采访人员分析指出,理财产品的费率下调一定程度上将增强理财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是理财公司短期内稳住规模、吸引投资者的竞争手段之一 。
“理财公司此举一方面可表达出对自身投资能力的信心 。同时,也能够将理财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得更为紧密,增强双方粘性 。对于投资者而言 , 费率下调可以变相增加收益 。”他认为 。
普益标准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数据显示,从产品类型来看,银行权益类、混合类理财产品费率较高 。固定收益类产品费率水平相对较低,其固定管理费、销售费率、托管费分别为0.18%、0.14%、0.02% 。
“混合类、权益类产品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类型产品,能够为理财公司和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收益空间,因此收费较高 。而固定收益类产品一方面本身收益水平相对平稳,盈利空间相对稳定,决定了其费率水平不高;另一方面 , 其主要面向广大普通居民,对费率的接受水平有限,综合作用使得费率定价较低 。”普益标准分析指出 。
去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经历了多轮破净潮,费率优惠被认为是理财子公司增强投资者粘性的一种方式 。而今年二季度以来,银行理财市场净值持续修复 , 破净率正逐渐回到去年赎回潮之前的水平 。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剔除近6个月无净值的产品 , 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的2778只理财产品中,仅剩47只产品跌破净值,破净率由去年11月的7.74%左右降低至1.69% 。
业内人士认为,此时银行理财市场的“费率战”,更多的是一种营销手段,有助于帮助产品抢占市场 。
公募基金也加入了“降费潮”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募基金也加入了减费让利的队伍 。
据《华夏时报》采访人员不完全统计,6月份以来,已有十余家公募基金公司宣布下调旗下产品费率,包括万家年年恒荣、泰信鑫利混合A、国联安货币、中融货币、长信长金通货币等在内的多只公募基金产品宣布将下调管理费率、托管费率、销售服务费率等其他费用,并且多只产品出现了多种费率同时下调的情况 。
光大理财副总李永锋曾表示,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服务的客群存在不小的差异 , 相较于公募基金等资管子行业 , 银行理财的优势之一在于“省”,即银行理财产品的综合费率包括管理费较低 , 最大程度让利于广大投资者 。
对比来看,银行理财较少收取申购费、认购费、赎回费,而主要收取销售费、托管费、固定管理费,总体来说,银行理财的固定费率要低于公募基金,特别是托管费方面 。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超额业绩报酬方面,与公募基金几乎不收取、私募行业最高收取20%的比例相比,银行理财收取超额业绩报酬的比例相对较高,一般按照0—100%不等的比例 。
“公募基金存在不管业绩好坏,收取固定回报的‘旱涝保收’问题,而银行的超额业绩报酬与产品业绩直接挂钩,可以给资产管理人一个正向的激励,这有助于银行理财在费率方面走出差异化的资管道路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向《华夏时报》采访人员分析认为 。
但业内人士同时提醒,产品费率的高低不应成为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的唯一因素 。
“银行理财费率优惠的长期持续性较低 。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时应基于自身的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投资经验等因素,综合考虑来选择产品 。”董希淼建议 。他认为,公募基金与银行理财对费率的降低 , 将推动其良性竞争,更好地服务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