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读后感范文有没有?( 六 )


超越政治偏见的学者立场 。二十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难免不被卷进忽左忽右的政治旋涡,丧失独立的价值观 。齐邦媛因“生性敏感”,虽然生长在家庭背景显赫的齐世英家,但自从青年时代把心灵交给“基督”后,一生都在有意远离政治斗争的中心地带,专做学问 。这使她能够对政治保持相对清醒,从而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画面和历史人物 。朱光潜、吴宓、张伯苓、钱穆、胡适、戴镏龄、田德望、袁昌英、哈耶克博士、Sister Mary……在她的笔下,大师音容可鉴,从他们手里传递的是文明与真理的薪火 。耳濡目染,受大师影响,齐邦媛的一生,都在竭力保持着人格的独立与学者的尊严 。
创痛深重血泪流离的家痛国难 。巨流河原是一条母亲河 。迫使游子踏是不归路的是一场接一场的战争:郭松龄反抗军阀的兵谏行动、九一八事变后挂在城门楼上的头颅、家破人亡后走上抗日征途的张大飞、七七事变后“战争血淋淋的大刀切断了我病弱的童年”,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把古都变成了鬼蜮,从南京逃往汉口的难民“成千上万,黑压压地穿了棉袍大衣的人,扶老携幼都往月台上挤,铺盖、箱笼满地,哭喊,叫嚷的声音将车站变成一个沸腾的大锅 。”被日军轰炸过的重庆“那一具具焦黑的尸体,绵延十里,是我半生的噩梦 。”……然而,即使在流亡途中,青年学子仍然满怀激情地进行千人大合唱 。生命中有不可缝合的伤口,生命里亦有奔涌不息的河流,正是这激流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 。比起那些铺陈战争场面的小说作品,《巨流河》因为溶入了作者的人生体验,更能打动人心 。
寻找故土家园的游子心结 。回不去的家园叫故乡 。近乡情怯,这对于被迫流离的齐家两代人而言,是最好不过的心灵写照 。齐世英青年时代留学日本和欧洲,归国后心怀匡国济民之志,加入国民党,致力于文化救国活动,日盼夜盼盼到抗战胜利,却因站错了队伍被迫流落台湾,命运似乎和这群人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然而,比起大陆那些曾在“文革”中受尽折磨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却有些不幸中的万幸 。齐邦媛童年被迫离开故土,一直到她白发苍苍七十多岁,才踏上归乡的路 。然而,故乡已不是她记忆中的故乡 。战火熄灭后,家国依旧,故园不在,他们漂泊的心将在何处安放?
惆怅如烟的个人际遇 。齐邦媛与张大飞美丽而短暂的情缘是贯穿“巨流河”的一支温馨而又凄美的支流 。齐邦媛十三岁时遇见青年张大飞,他刚刚遭遇了家破人亡的重创,两颗敏感而年轻的心凭借一本《圣经》靠近 。在此后的六年中,等待来自云端的信成了齐邦媛步向青春的桥驿,一个“在云端,在机关枪和高射炮火网中作生死搏斗”;一个“在地面上逃警报,为灾祸哭泣” 。长达六年的鸿雁往来,见证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巨变 。这条布满荆棘的空中鸿雁之途持续到张大飞以身殉国,然而,这份刻骨铭心的记忆一直沉淀在齐邦媛心灵的深处 。当巨痛终于淀成清流的时候,齐邦媛回眸历史时蓦然发现,“四个月之内,罗斯福逝世,陈纳德解职,张大飞战死 。这一场战争带着无数人的憾恨落幕 。”个人的遭遇放在时代的洪流中如浪花般一闪即逝 。齐邦媛七十五岁时回到南京,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拜谒航空烈士公墓,手抚刻着张大飞名字的石碑,怀想那些在“骨岳血海”中抗争的岁月,回忆那份特殊时代里的回音,轻轻地说:“张大飞的一生,在我心中,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 。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用凄婉而深情的笔调回忆横贯她一生的美好情愫,读者怎能不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