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读后感范文有没有?( 四 )


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作者也正是在南开六年的求学生涯奠定了她一生进修的基础 。当然作者更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无论是在国破家亡的逃难路上,还是爱人、亲人阴阳远隔的苦痛面前,她都没有放弃自己追求的文学,后来,她背井离乡,远在台北,经历了最初的相夫教子以后,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的工作,看似顺利,却又饱受磨难,看似平淡,却让我们念念不忘,她这种努力不懈的坚持,让人钦佩不已 。也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成就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此桃李满天下 。
书中让我最为感动的就是张大飞,那个似哥哥,似朋友,似情人的张大飞,读完张大飞写给哥哥的绝笔信,让我哽咽不止:
【巨流河读后感范文有没有?】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 。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 。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也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 。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 。
这些年,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则,我死了会害她,我活着也是害她 。这些年来我们走着多么不同的道路,我这些年只会升空作战,全神贯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她每日在诗书之间,正朝向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去,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
张大飞是《巨流河》里最为动人、最为令人难忘的角色 。齐邦媛先生用最为内敛圣洁的笔法,用最为至爱精诚的态度,书写了她和张大飞的心灵默契,相伴了她一生的灵魂之爱 。
最后,齐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即使身体的疲劳如霜重压下的枯枝,即使自知已近油尽灯枯,我由故乡的追忆迤逦而下,一笔一画写到最后一章,印证了一生,就像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评论的: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来概括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也给不可逾越的巨流河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来自“巨流河”的两代人做个见证 。

巨流河读后感范文有没有?


《巨流河》读后感
阅读齐邦媛先生的长篇回忆录《巨流河》,我突然想起法国思想家福柯的这个观点 。福柯认为,身体打满历史的烙印,身体是历史铭刻的媒介,福柯关注身体是如何被社会分隔、重建和操纵的 。《巨流河》真实在再现了二十世纪的滚滚洪流对个体生命的冲击、裹挟、分隔、重建和操纵 。
生于世宦之家的齐邦媛本应有着相对平稳的人生经历,然而,特定的时代特殊的身世把她一次次推入性命攸关的抉择路口,而孜孜不倦的学习为她的人生之舟找准了航标,在一个个离乱的十字路口,她以自己的柔弱之躯驾驭着生命的小船,在阴霾中不放弃,在湍流中不迷失,八十高龄时仍然擎起如椽巨笔,写下二十世纪百年风烟对一个民族,两代人生命的冲击、分隔与操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