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和聂荣臻同时去平原,为什么说冀南的发展优于冀东?

在抗战时期,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一直是两大模范根据地 。
这两大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人聂荣臻和刘伯承,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第一,两人都是四川人,聂荣臻是江津人,刘伯承是开县人(今都属重庆);
第二 , 都曾留学苏联军校,聂荣臻是苏联红军学校,刘伯承是伏龙芝军事学院;
第三,都参加过南昌起义,聂荣臻是前敌军委书记 , 刘伯承是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团长;
第四,都曾被上级委派组织不成功的暴动,聂荣臻去的是镇江 , 刘伯承去的是武汉;
第五,在遵义会议上,两人一起提出了北渡金沙江,和红二六军团会师的建议 。
第六 , 聂荣臻还是刘伯承第一位政委,长征中一起带领先遣队过彝民区、大渡河 。
到了抗战时期 , 尤其是1937年底以后,八路军把主要精力放在创建敌后根据地上,聂荣臻和刘伯承这两位四川老乡和红军时的战友,在华北敌后并肩作战的同时,也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 。
聂荣臻首创晋察冀根据地,但在冀东的开创上却没有刘伯承的冀南出彩 。

刘伯承和聂荣臻同时去平原,为什么说冀南的发展优于冀东?

文章插图
聂荣臻(左二)和129师领导
晋察冀有4个二级军区:西北岳(晋冀)、平北(晋察)、冀中和冀东 。
聂荣臻和杨成武独立团创建的根据地 , 主要是山地为主的西北岳和平北 。当然,这也符合洛川会议精神“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但是,也有2个以大平原为主的根据地冀中和冀东 。
冀中创建以“外援”为主,也就是东北军53军691团团长吕正操的人民自卫军,还有孟庆山的河北游击军,后来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冀中也成为晋察冀的第三极 。
晋冀鲁豫也有4个二级军区:冀南、太行、太岳、冀鲁豫边(冀鲁豫) 。
刘伯承和陈赓386旅、陈锡联385旅769团 , 也是依托太行山、太岳山建立敌后根据地 。但是,晋冀鲁豫成立的第一个军区,却是大平原上创建时间较晚的冀南军区 , 这也是晋冀鲁豫第三极 。
至于冀鲁豫,虽然129师也有孙继先挺进支队,当主要还是115师344旅(旅长杨得志)和第二纵队(政委黄克诚)为主创立的 。所以冀鲁豫和冀中根据地一样 , 也算是“外援”创立 。
晋察冀和晋冀鲁豫布局的差距,还是体现在冀东和冀南的创建上 。
刘伯承和聂荣臻同时去平原,为什么说冀南的发展优于冀东?

文章插图
八路军创建敌后根据地形势
早在洛川会议 , 主席就已经把眼光放到了冀东和冀南 。
1937年底,刘伯承和聂荣臻从太行山和五台山下山,分别创建冀南和冀东根据地 。一年以后 , 冀南地区消除了鱼龙混杂局面进入稳固期,而20万人大暴动的冀东却一团乱麻,重新被日伪军控制 。
同样从山上下到平原 , 同样第一次创建平原根据地 。为什么刘伯承的129师在冀南能一举站稳脚跟 , 而聂荣臻的晋察冀部队4纵5000余人外加10万地方武装策应,最终却铩羽而归呢?
刘伯承和聂荣臻同时去平原,为什么说冀南的发展优于冀东?

文章插图
抗战时期的聂帅
从客观上看,相对于远离五台山的冀东地区,冀南有更多优势:
第一点,从地理上看 , 冀南比冀东有地利优势 。以南宫为中心的冀南,背靠太行“娘家人”,北邻吕正操的冀中 。而以遵化为中心的冀东则不同,北面是伪“满洲国” , 西面距离平西较远,南面是日军重兵布防的平津地区,东南是渤海 , 可以说四面楚歌 。
第二点,从历史上看,冀南地区汉奸现象远没有冀东严重 。冀南地区尽管也有“六离会”等,但日军控制相对较弱 。而冀东作为从东北进入华北的“跳板”,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以后就不断进行文化、经济和军事渗透,对冀东也是势在必得 。
刘伯承和聂荣臻同时去平原,为什么说冀南的发展优于冀东?

文章插图
1940年的晋察冀根据地
从主观上看,129师对冀南的“开垦”比晋察冀对冀东更用心 。
第一,刘伯承129师对冀南的经营,比聂荣臻对冀东下手更早 。
1937年底,三战三捷的129师就把目光瞄向了冀南 。11月下旬,刘伯承派张贤约支队进入冀南 。随后,孙继先支队、陈再道东进纵队相继进入冀南 。不久,宋任穷率129师骑兵团也到达冀南 。
此时,聂荣臻忙完反扫荡,刚刚派宋时轮、邓华率八路军第4纵队奔赴冀东 。
第二,在冀南和冀东的开辟上 , 刘伯承的用人也略胜聂荣臻一筹 。
创建第一个平原根据地,刘伯承选用的主将是386旅副旅长陈再道 。打开局面后 , 又派129师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任政委 。冀南军区成立时 , 有宋任穷、陈再道和李聚奎三员开国上将压阵 。
在冀东,聂荣臻选用的宋时轮、邓华,虽然能力很强但是都极有个性,和李运昌等地方派矛盾不断融合不够 。加之对坚守冀东信心不足一心想返回平西 , 所以在冀东始终没有形成合力 。
刘伯承和聂荣臻同时去平原,为什么说冀南的发展优于冀东?

文章插图
徐向前
第三,刘伯承对冀南的重视程度,远非聂荣臻对冀东可比 。
在晋察冀根据地 , 冀东是4大军区的小老弟,重要程度排在最后如同鸡肋 。而1938年的冀鲁豫还是115师部队在经营,129师除太行、太岳老根据地 , 冀南和冀鲁豫边都处于开发初期 。
在刘伯承的规划里,冀南是129师的“第三极” 。不久 , 延安叫停了冀鲁豫边,划归115师经营 。这也证明了刘伯承的眼光 。抗战后期,冀鲁豫从八路军总部直管又划归到晋冀鲁豫军区 。
刘伯承和聂荣臻同时去平原,为什么说冀南的发展优于冀东?

文章插图
八路军129师刘邓首长和参谋长李达
第四,129师对冀南是背水一战步步为营 , 和冀东的战略完全不同 。
陈再道下太行时,刘伯承再三叮嘱:此去冀南是小卒子过河有进无退,如果站不住脚再回太行,脸上可不好看 。这一席话彻底堵死了东纵的退路,一年后5个连500余人扩大到1万余人 。
1938年5月,129师副师长徐向前、政治部主任刘志坚亲率3个团支援东纵 , 铲除“六离会”联合范筑先彻底改变了冀南局面 。不久,刘邓首长也亲临冀南 , 对徐副师长的“人山”战术大加赞赏 。
再看冀东根据地,由于邓华、宋时轮等人对敌情估计过于悲观,5万大军退回平西休整途中被日伪军打散 。晋察冀主力这一去再没回来,后来聂荣臻只好选择李运昌等抗联坚持冀东根据地 。
刘伯承和聂荣臻同时去平原,为什么说冀南的发展优于冀东?

文章插图
抗战胜利后的晋冀鲁豫
129师和晋察冀兵力不同,也影响了各自新区的经营 。
抗战初期,刘伯承129师部队有陈赓386旅6000余人、385旅陈锡联769团3000与人 , 共9000余人 。下冀南5个连是从769团抽调的 。在进入冀南之前,刘邓对东进纵队的思想也做足了功课 。
在冀南的经略过程中,刘、徐、邓空前重视 , 邓政委更是三到冀南 。
反观晋察冀根据地,最初只有115师杨成武独立团3000余人,虽然1938年初以“独立师”名义扩张到1万余人,但聂荣臻所在西北岳、邓华新开辟的平北 , 在着日伪军扫荡下都不稳固,对于远在海边的冀东根据地显得有心无力,第4纵队西撤也是无奈之举 。
刘伯承和聂荣臻同时去平原,为什么说冀南的发展优于冀东?

文章插图
抗战胜利后的晋察冀
失去八路军支持,冀东发展一直缓慢 。1943年实行一元化,关系才算理顺 。
抗战胜利后,冀南军区主力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2纵,冀东(冀热辽)军区主力则进军东北 。建国以后,陈再道留守河南军区,1955年授予上将 。坚持冀东的李运昌则进入地方,没有参加评衔 。
【刘伯承和聂荣臻同时去平原,为什么说冀南的发展优于冀东?】【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 , 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