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读后感如何写?

妈妈买了假期书单中的《水经注》 , 厚厚的四本呀 , 经典的文言地理书 。我只能浅读了 , 因为太厚了 , 我根本没有信心细致地读完 。其实文言部分应该并没有多少字 , 但是加上注释和译文 , 就厚了 。
先看第一册 , 光介绍作者郦道元与《水经注》的渊源就用了半本书页 。讲郦道元的时代和他的生平用了64页 。郦道元生活的大时代背景是北魏 。北魏是由少数民族创立的朝代 , 统治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逐渐汉化 , 统治中心也由北方迁到了洛阳 , 是个民族大融合的朝代 。郦道元的一生与他的家族和北魏王朝的兴衰共浮沉 。郦道元在北魏孝文帝当政时为官 , 在孝文帝身边担任要职 , 相当于孝文帝的秘书 。彼时孝文帝雄才伟略 , 心怀统一全国的远大抱负 , 推行汉化政策 , 禁用鲜卑语 , 改用汉语 , 都城从大同迁到洛阳 , 使北魏疆土达到最大 。后来 , 到孝明帝时 , 因为郦道元在历史地理方面知识渊博被委以勘察地名的任务 。他因此考察西北和北方地区 。他曾当过很多地方官 , 也曾官居要职 。但他为官清廉 , 秉正执法 , 得罪了很多权贵 , 后被陷害而死 。
郦道元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实地考察和调查了北魏政权统辖下的大部分地区 , 去过许多名山大川 , 但不只是游历 , 而是做实实在在的地理考察 。经过大量实地考察后 , 在《水经》的基础上撰注而成《水经注》一书 。因此 , 《水经注》有两部分 , 一部分是《经》文 , 是《水经》原文 , 另一部分是《注》文 , 是郦道元所撰写 。《水经》的字数只有1万多字 , 而《水经注》的字数多达30多万 。因此 , 《水经注》是一部继承与创新的不朽的伟大的地理著作 。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 。从书名来看 , 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 。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水经注漯水原文及翻译 , 欢迎阅读 。
【原文】
桑干枝水①又东流 , 长津委②浪 , 通结两湖 , 东湖西浦③ , 渊潭相接 , 水至清深 , 晨凫④夕雁 , 泛滥其上 , 黛甲素鳞⑤ , 潜跃其下 。俯仰⑥池潭 , 意深鱼鸟⑦ , 所寡惟良木⑧耳 。
【译文】
桑干支水又东流 , 长河巨流 , 连通两湖泊 , 东湖西浦 , 一水相连 , 潭水极清且深 , 早晚有凫雁在湖上浮游 , 青甲白鳞潜游于水下 。观望池潭 , 寄深意于鱼鸟 , 物我交融 , 美中不足的只是缺少美木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