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怎么写?

在教学中 , 我首先营造春游乘车的情境 ,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上的数学信息 , 启发学生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 引导学生列出“45+30” , 提出问题“怎样计算‘45+30’的得数呢?”学生先自己用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 , 然后说一说怎么摆的 。得数是多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追问“为什么要先把3捆和4捆小棒合起来?”接着让学生通过用计数器拨珠计算的方法来验证这道算式的得数是不是75 , 在学生拨珠的基础上提问“为什么要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先拨3颗珠?”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操作活动以及师生共同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要算“45+30”都要先把3个十和4个十合起来 。然后 , 在前面这些活动的基础上 ,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是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珠来计算“45+30”的 , 如果不摆小棒 , 也不拨珠子 , 那怎么计算“45+30”呢?这个问题我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 然后请学生来汇报 。但学生汇报的还是采用竖式的比较多 , 基本上不能准确说出计算的顺序 。看来 , 这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在他们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了 , 在肯定学生用竖式计算的前提下 , 我开始引导学生像书上这样进行口算表达 。
但是 , 我当时并没有刻意去强调一定要学生按照这种方法来计算 , 也认为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这种思考方法 。在引出计算“45+30”时 , 要先算40加30等于70 , 再算70加5等于75后 , 我仅让几位学生说一说 , 再读一读 , 并未刻意强调所有人一定要掌握 。第二天 , 让学生再按照这种计算顺序来说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过程时 , 多数学生却说不出来 。我当时认为 , 学生只要学会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就可以了 , 没必要非要掌握这种计算方法 。而且说实话 , 自己也觉得直接采用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 , 反而更简单一些 。于是 , 我对教材上的编写产生了怀疑 , 我觉得 , 为什么不是直接让学生采用竖式的方法来计算呢?这样学生学起来不是更简单吗?教材中要求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先算几十加几十 , 再算几十加几 , 或者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加几十 , 这样的程序对学生后面学习竖式笔算要先从个位算起 , 会不会引起负迁移呢?
经过和师傅纪老师的研讨与交流 , 以及对相关练习的分析 , 我发现 , 在很多综合练习中 , 经常出现这类口算过程的填空 , 说明这种口算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 必须要让学生都掌握 , 这是进行竖式计算的前提 。即在理解这种口算过程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先让学生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先算几十加几十 , 再算几十加几 , 或者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加几十 , 这是一种口算过程 , 这种口算过程是和学生的摆小棒和拨珠子的活动是一一对应的 , 也就是说 ,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再现了学生的操作活动过程 。在操作活动和口算过程中 , 学生能够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 ,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知道” 。